赵建:危险的"通胀救国论"
时间:2023-12-12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最近两年,美国发生通胀并且经济强劲复苏,中国发生收缩且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就有专家提议中国通过“制造通胀”来促进经济复苏。这完全是因果颠倒、本末倒置,荒诞而又危险。殊不知,美国最近两年对大通胀充满焦虑,而且采取了最严厉的加息紧缩政策。

通胀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带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的积极意义上的通胀,或者说是生产型通胀,是真实需求改善的结果。在统计上表现为数值温和(2%左右),收入增速和投资收益率超过物价增速,失业率不断下降,是一条陡峭的“菲利普斯曲线”。很长一段时间,各国央行建立的通胀目标制,就是追求这样的效果。

另一种则是超过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的消极意义上的通胀,是成本增加供给曲线左移,货币和债务滥发但又无法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的分配型通胀,是背后没有价值创造的再分配活动。此时,物价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速,生产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实际收入大幅下降,经济因为货币币值不稳而处于紊乱状态。这种恶性通胀看似因为货币滥发导致需求过度,实则是因为货币体系紊乱对供给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因为高达两位数的通胀,已经让企业无法正常的安排采购、生产、库存和分销,让居民无法正常的进行投资和消费。

实际上,在一个恶性通胀经济体里,并不是货币供给过多,而是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量/通胀水平)太少。因为与疯狂飙升的通胀相比,实际货币供给严重不足。最后甚至进入没有货币的“以物易物”状态。因为国家信用崩溃,经济主体已经不愿持有本国的货币。厄瓜多尔的货币体系已经因为恶性通胀崩溃,最后只能靠他国货币的帮助——美元化,放弃了货币发行权。现在,阿根廷似乎又在步入本国货币美元化的后尘。

这意味着,通胀只是一种现象或后果,背后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如果将通胀当做一种政策手段,那就是一种铸币税,客观上是对长期持有现金货币的“惩罚”(主观上并不是)。为了能补上这个税,也就是能让收入追上通胀,人们必须要积极的工作和投资。但实际上,除非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制度改革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从总量上社会大众根本不可能跑过通胀,这个税是早晚要缴的。

最近一年来,眼看着PPI、CPI连续萎靡,中国经济陷入需求不振的复苏疲弱状态,很多人就认为,只要把通胀打起来,中国经济当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通胀有这样大的魔力?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只存钱不花钱,银行超额储蓄已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导致持续的萎靡不振。怎么办呢,那就是通过通胀铸币税(可高达6%)把老百姓的超额储蓄从银行中赶出来,去消费和投资,中国的经济和股市不就起来了吗?美国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看上去有道理,但细思极恐。这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提议,也是一个荒谬而危险的想法。通胀作为铸币税,是对经济和社会财富的一种攫取。现在中国经济还处于大病初愈后的体弱身虚状态,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增强体质。老百姓的钱袋子本来就越来越瘪,如果物价和生活成本再起来,再被通胀征税,岂不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最近两年,美国视通胀为猛虎,美联储从开始误判到暴力加息,实际上是对突如其来的通胀极度焦虑。因为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大通胀梦魇,一直残留在央行行长和诸多经济学家的历史记忆里。

我认为可能表达有误,专家们的意思是提高人们的收入,收入上来了,需求随之提高,物价跟着走高,通胀也就来了。产品价格上来了,企业利润增加,就会扩大开支,增加人员,提高工资。经济在一片繁荣中形成了“工资—物价”温和螺旋上涨。在当前紧缩的环境下,似乎的确需要来一次这样通胀。

然而,这一切的实现前提是,通胀能够带来实际需求和企业利润的提高,人们的收入提高走在通胀能前面而不是相反。欧美国家发生通胀前,需求和就业先是增加,经济繁荣与通胀同时出现。但并不是因为通胀带来的收入提高和经济繁荣,而是相反:先是政府给人们发钱提高了可支配收入,继而才有了通货膨胀和经济繁荣。

如果通胀和债务能救经济,一切就简单了,委内瑞拉和阿根廷肯定是第一强国。中国古代有两句俗语“猛于虎”,一个是苛政猛于虎,一个是通胀猛于虎。可见,通胀并非什么好东西。它只是一种现象,有时跟经济繁荣同时发生,让人们误以为通胀是一种繁荣。很多时候,通胀伴随着更大的痛苦——大滞胀是无药可救的。

经济繁荣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通胀,经济衰退表现为持续不断的通缩,这是经济周期出现的典型现象。在经济下行阶段,通缩是令人绝望的,它伴随的是持续的破产、债务违约、失业等等。通胀一开始则不会有那么痛苦,尤其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会带来就业增加和企业利润的上升。这是因为:第一,经济繁荣表现为温和的通胀,第二,当今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升、全球化供应链和市场经济补产出缺口的敏锐度等,都会抑制大型通胀发生。市场经济是天生通缩体质的,更大的烦恼是需求不足。最近半个世纪,在中国第一大产能国加入全球总供给曲线后,基本上没有发生像样的通胀,即使发生也是阶段性的,稍纵即逝。

然而最近两年,美国经济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出现了大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