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春天,刚加入亿咖通不久的闻豪跟随团队来到了武汉经开区。
彼时,这家主攻汽车智能化的公司才注册不到一年时间。闻豪回忆,在决定落户经开区时,亿咖通正处在初创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的阶段,面临研发和供应链增长带来的挑战,而经开区给予的招商引资方案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明显的助推力。
于亿咖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亿咖通在其耕耘的芯片研发到操作系统等领域,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全球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与其一同成长的,还有武汉经开区。正打造“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处在从传统汽车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方向跃升的“二次创业”期,引入更多具备潜力的市场主体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而营商环境则是吸引企业投资落户的关键因素。
在亿咖通武汉总部相关负责人闻豪看来,武汉经开区在营商环境上已具备一定优势,“这里的部门团队相对年轻化,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浓,打破了我们的固有印象。”
2022年底,武汉走出疫情阴霾,武汉经开区决定对政务大厅进行一次更新改造。500吨的吊车将手扶电梯吊装进天井,历经4个多月,武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成功焕新。智能AI穿梭其间、开设外国人单一窗口、首创“车谷资本岛”专区,走进大厅还能闻到咖啡的馥郁香气。
“这里的部门服务意识很浓”今年的3月2日,武汉经开区召开了一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通报大会,会上公布了武汉经开区2022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2022年,武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008.84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省、全市水平。
这是武汉经开区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二次创业”的关键节点上,这一成绩得来不易。
在大会上,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亿咖通(湖北)科技有限公司等获奖企业交流时,不约而同谈到了武汉经开区的营商环境。
“武汉经开区是武汉市产业创新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之一,这是吸引亿咖通扎根中国车谷的关键原因。”亿咖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
几乎所有的初创企业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彼时完成注册不久的亿咖通,迎来了研发投入井喷式增长和供应链更加繁杂带来的新挑战。2017年,武汉经开区为其带来了一份充满诚意的招商引资方案。
“经开区在这一阶段为我们积极介绍和对接了基金公司,当时亿咖通获得了长江产业基金的支持,对于公司的帮助是非常直接的。”闻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
落户武汉经开区的过程比想象中更加顺利,据闻豪回忆,从洽谈到搬迁再到运作,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也印证了闻豪对于经开区的评价:这一年轻化的团队办事效率很高,服务意识很浓。
来到武汉经开区后,亿咖通迅速走出了初创时的瓶颈,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拥有1500名成员的团队。在研发水平上也快速提升,目前公司具备了从芯片研发到操作系统全栈式的研发能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球已有500万台汽车搭载了亿咖通的产品和服务。
而公司的办公场地,也由过去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1万平方米。“武汉经开区帮助我们积极对接第三方,并给予了免租优惠和一些激励政策,满足了公司在快速发展阶段扩张用地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闻豪表示。
2021年,武汉经开区首次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理念,这意味着这一具备汽车工业发展底色的区域,将要跳出以往的舒适圈,打造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市场主体如何释放活力,是武汉经开区需要突破的重要关卡,这就需要在营商环境“软实力”上作好文章。
在闻豪看来,武汉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很大,让企业有十分直观的感受,最为具体的是服务。疫情期间,武汉几乎所有企业都遭遇了一段时间的停摆,亿咖通是武汉经开区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当时,亿咖通获得了武汉经开区的专项纾困政策。
2022年,武汉经开区共有3.8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累计留抵退税超60亿元,发放贴息贷款19.3亿元,兑现惠企资金近30亿元。同时,武汉经开区联合各大银行大力开展纳税信用贷政策宣传,2022年以来,已帮助3100余户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贷款额超20亿元。
每一家重研发创新的公司都对人才有着巨大需求,企业能否在当地招到合适的人才,以及能否为留住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也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一串代码到形成知识产权,再到变成产品进行销售,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人才。”闻豪表示,武汉经开区不仅帮助企业深入对接武汉本土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还帮助解决员工关心的子女就学教育、医疗资源、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问题。
“作为一家聚焦核心技术创新的公司,我们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经开区还为我们开通了知识产权的快速通道。”闻豪说。
据了解,武汉经开区目前已与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大汉阳片区科创中心、市场监管等部门签订协议,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协调配合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当前,整个武汉经开区处在由传统制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