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资深大V面对面聊天、拥有被现场高效答疑解惑的沉浸感,是加入Vlubhouse就可以轻松获得的粉丝体验。
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到已入驻一财号的大V空降Vlubhouse一财号粉丝群,并提前进行问题征集。此外,粉丝也可现场向大V提问。大V会凭借他们所聚焦的不同领域,全方位解答粉丝关于时事、消费、金融、政策等一系列困惑。
在2023年4月6日19:30,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倩倩,与粉丝进行了为时30分钟的对谈,来看看他们都聊了什么:
问题一:ChatGPT可能为消费领域带来哪些新机会?
李倩倩:可以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对于企业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员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可能就是把ChatGPT应用在智能客服与消费者在线对话的功能上。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在线销售非常普遍,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客服,但是他们现在的回答相对比较生硬。所以ChatGPT(的回答)相对而言更结构化,知识也更广泛,可以应用在人工智能的服务上。同时,还有内容的生成。比如消费者在创造一些内容、参加一些社群,或者是价值共创这样的活动时,可以利用ChatGPT生成进行。
二是对于企业,不管是产品设计、文案设计,甚至营销方案和营销策划的形成,也都可以利用ChatGPT去做。
所以我认为体现最明显的是,营销人员可以借助ChatGPT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或者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一些内容,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人工智能的帮助,提升营销策划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ChatGPT可能会让普通消费者拥有更多获得企业相关知识或产品知识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也是对于企业营销人员的挑战,消费者可能更聪明了,所以应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问题二:促进消费进入良性循环,普通消费者都可以做些什么?
李倩倩: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要促进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很显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国内大循环为主的背景下,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促进消费,这样才能提振经济,促进质的和量的提升。对于普通消费者,首先就是要提振自身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我们是否愿意花钱、敢不敢花钱。
如果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钱花并且敢于消费。但很可惜,我们很多时候会受整个大环境以及自己预期的影响,因而不敢消费。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宏观层面体现为消费信心不足,这不利于经济的提振,也不利于消费的繁荣。所以从个体消费者来讲,第一,要端正心态,理解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也是生产的目的。适当健康的消费是绝对有助于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有助于家庭甚至社会的经济发展。第二,在做到之前提到的基本的态度之上,就要去想应当如何消费?首先是提升收入水平,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在信心的加持之下,才能够真正做到去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努力参与生产,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积极提升自己。
同时,第三点,要有选择地进行消费,知道哪些消费行为、消费产品或服务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的效率,要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功能和效用。
最后一点,消费要有底线:量入为出。有一些超前消费,信贷消费,在我看来都是不可持续的,我也不赞成。我认为大家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比例,比如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于消费和自我奖励,这样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方式,能让我们在生活生活品质有所提升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甚至生产效率。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可以促进我们整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问题三:2023年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可期,大消费板块的投资逻辑应该如何盘清?
李倩倩:在我看来,消费板块曾经非常火,特别是一些新消费品牌都会上市。但除了受疫情的影响,另外主要还是去泡沫化的过程。因为很多公司上市之前的商业模式基本上都是资本助推、快速扩张,然后复制。在资本的推动之下,可以把规模通过终端的扩散,或者通过规模地复制实现短期内的大规模增长。
但显然,很多这种品牌其实是有所缺乏,第一,产品利益的持续创新;第二,由于用户基础是基于资本助推下的流量所获得的,所以这部分的客户稳定性并不太好;第三,在自我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很多网红品牌或是新消费品牌,在“热”过之后就很难持续了。
所以如果是投资的话,近期之内,我个人更看好传统的、主流的、跟民生相关的一些消费的一些赛道。
比如像养老,或者跟民生相关、具有保障性的一些板块。总之要摒弃之前投机的想法和被资本助推的品牌,长期来讲就是价值投资,但它肯定是一个长线的过程。所以咬反其道而行之。有时候“太快的”“太热的”,要稍微避免一下。
不光是2023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长期的、回归理性的状态,各个赛道都会有这样的趋势。
另外,就是如果做投资的话,一定要看被投资企业的创始人的情况。在我看来,一个企业家,如果真正要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