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互联网创新阶段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产业发展更依赖于长期的科研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而深港合作的优势逐步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呈现。
编者按:
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是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重磅推出《“港”创科25人》高端对话系列,计划采访25位香港创科业界领军人物,涵盖政、产、学、研、金多个领域,探索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路径与方法论,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本期为第十期,让我们聚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大城市的创新浪潮此起彼伏,香港科创氛围也明显热了起来。
“香港现在整个的氛围变好了,我觉得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点了一把火。现在香港的创科处在一个起飞的时刻,但是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笑言。
1986年,陈冠华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随后,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李政道项目)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于199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回归的前一年,陈冠华结束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后研究,加入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经过十年的沉淀和观察,2016年,陈冠华开始思考“如何为香港科创做点事儿”。
“香港的产业很单一,香港各大高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也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而且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因此,香港发展科创业已经具备了人才、资金这两大关键因素,同时又背靠内地这个大市场,我们觉得机会很大。”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尽管彼时大部分人并不看好香港科创业的前景,陈冠华毅然决定“赌一把”。2016年,他和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联合创立了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以导师创业辅导加上产业以及资本支持的方式,帮助香港青年人自主创业,探索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之路。
陈冠华坦言,最初想做一个纯公益项目,但后来意识到长期来看难以持续,最终采取了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据了解,平台旗下的“HKX基金”组建的第一期美元基金目前已投资50余家公司,成功投出具有香港基因的“思特威”和“正浩科技”两只独角兽,以及数家拥有硬科技的准独角兽企业。
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发展创科,在该领域投放资金超过1500亿港元。2022年12月,特区政府发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未来创科发展制定了清晰路径和系统规划。据统计,香港初创公司由2014年的约1000家增至目前的约4000家。
2022年5月,“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正式启动,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迈向新里程。该项目致力于促进环球科研合作,有望成为香港创科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香港在全球高科技版图中占据重要席位。经过严谨的筛选和审批程序,目前共有28所研发实验室获选进驻。
陈冠华带领的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亦是其中之一。该中心由香港大学与海外合作方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创立。中心采取“2+1”的策略,“2”是指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材料及锂电池,而“1”则代表整合大数据/机器学习、运算科学和实验测量等技术,用于能源材料及设备开发的科研平台。中心将建立以人工智能为本,专为OLED、固态锂电池及化学研究而设的量子模拟平台,旨在将微电子产业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材料研发上。
打造科创生态圈闭环
人才汇聚是推动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大批人才涌入香港各大高校,为“东方之珠”的科创业腾飞埋下了种子。
在陈冠华看来,尽管近年来香港的科创氛围已明显升温,科创正在成为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引擎,但科创生态圈亟需吸纳更多的人才,尤其是中层的科技人才,“香港不缺资金,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初创企业可以在香港实现从0到1,但是公司发展到几十人规模,进入快速扩展阶段,就需要大量的中层人才。”
然而,他坦言,由于本地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很多初创企业转向内地或海外进行人才招募,但往往审批需要历时数月之久,“这导致香港难以建立科创生态圈的闭环,而很多初创企业根本等不起。”
事实上,破解香港的人才短缺已是迫在眉睫。2022年的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香港流失约14万名劳动人口。据了解,这14万人当中,高技术人才占比约三分之二,达8.8万人。
为此,香港特区政府高调宣布了多项“抢人才”措施,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备受关注,自2022年12月28日“开闸”接受申请以来,因申请快捷、获批容易,迅速卷起了一阵“热潮”。根据特区政府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27日,高才通计划共接获7417宗申请,其中5799宗已获批,获批率高达78.2%。
陈冠华认为,为了尽快帮助科创企业解决人才缺口问题,特区政府需要“拆墙松绑”,以更灵活方式引入内地和海外的人才。“比如,在香港科学园或其他孵化平台的企业,可以直接招聘人才,或者在河套地区的科创企业,可以直接招聘国际人才,吸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