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加大纾困支持力度。受疫情等因素冲击,不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遇到特殊困难。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为有力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用改革办法激发市场活力。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受益。
政府工作报告: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去年终端消费直接受到冲击,投资也受到影响。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依法盘活用好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分两期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400亿元,为重大项目建设补充资本金。运用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采取联合办公、地方承诺等办法,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全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9.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收缩缺口。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基本稳定。出台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原材料、用工、物流等难题,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及时回应和解决外资企业关切,货物进出口好于预期,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造业贷款余额从16.3万亿元增加到27.4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8.2万亿元增加到23.8万亿元、年均增长24%,贷款平均利率较五年前下降1.5个百分点。
政府工作报告: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难能可贵,蕴含着巨大创造力。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减税降费公平普惠、高效直达,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成如容易却艰辛,既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为宏观政策实施提供了空间,又有利于更好保障基本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商事制度,企业开办时间从一个月以上压缩到目前的平均4个工作日以内。加快数字政府建设,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200多项群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政府工作报告:五年来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