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的实施生效已成为中泰经贸的源头活水。
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生效满一周年。作为当前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生效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最早一批加入RCEP的成员国——泰国,自然也享受到了经贸红利。泰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泰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同比增长7.11%,达3000亿美元。泰国商务部副部长西尼特曾表示,RCEP协定为泰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带来积极的成果。对于泰国来说,RCEP的生效实施更是适逢其时,为其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机遇。
“RCEP催生出区域经济融合机遇,助力中泰制定经济合作的规划和政策,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也将日益完善。”近日,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RCEP实施所发挥的成效,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尤为明显,特别是投资者来到泰国将此作为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逐渐成为推动泰国经济的动力之一。
多年来,中泰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而RCEP的实施生效更成为中泰经贸关系发展的催化剂、助推器。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向21记者称,无论是在产品、服务,还是在投资和贸易措施方面,泰中已经构建起经济合作生产网络,两国的贸易和投资便利性正不断增强。
RCEP催生区域融合机遇
《21世纪》:在RCEP生效半年后,中泰贸易额同比增长8%。您认为中泰经贸具体受益于RCEP中的哪些创新规则?
唐隆功·吴森提兰谷:RCEP生效后,中国等RCEP成员国将逐步减少对泰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范围涉及农产品、橡胶、电子设备零件、生物科技产品、汽?及零配件等,最终关税将降至零。如此一来,泰国也能吸引更多中国的企业到此投资建厂。
RCEP催生出区域经济融合机遇,助力中泰制定经济合作的规划和政策,中泰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也将日益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RCEP有关于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的条款。RCEP为成员国设定了简化海关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政策和措施,中国与泰国的交易空间约束被打破,拓宽了跨境电商的增长空间。我预期,中泰两国在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并促进两国的创新资源流动。我认为,中泰需要共同把握数字时代的新机遇。
建成中泰经济合作生产网络《21世纪》:对于中国和东盟来说,其经贸和投资将如何受益于RCEP的实施生效?未来有哪些期待?
唐隆功·吴森提兰谷:RCEP成员国互相开展合作,为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增添积极的力量。
RCEP覆盖世界上最大的地域商业圈,成员国包括10个东盟国家,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兰这5个非东盟国家,覆盖人口达22.7亿。整体而言,RCEP显著拉动区域整体的贸易和投资增?,也将促进全球贸易和福利增?。
RCEP生效后,到2035年,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会实现零关税,与区域内现有的双边自贸协定形成叠加和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整体自由化水平,大幅降低区域内的贸易成本。RCEP将东盟经济与全球经济,以及全球供应链连接起来,覆盖各个维度。
《21世纪》: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即将RCEP任何一个国家的原材料或生产的零部件等都看作是原产地,以享受对方国家较低或零进口关税税率的规则。中泰将形成怎样的贸易合作格局?
唐隆功·吴森提兰谷:RCEP已成为高质量的现代协议,以全面互利为基础,支持扩大地区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增?。这是一个自由贸易体系,15个成员国都使用相同的法规。
就目前来说,东盟国家和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对话平台机制,成为对话伙伴,增强两国经济活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产品、服务,还是在投资和贸易措施方面,泰中已经构建起经济合作生产网络,增强贸易和投资便利性。
《21世纪》:近年来中国在泰国的投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目前泰国政府正在推动“泰国4.0”战略及其项下“东部经济走廊”的建设。对于中泰两国企业来说,在投资合作上将有怎样的前景?
唐隆功·吴森提兰谷:泰中必须要深耕合作,其中的重要课题是,建立对话机制。在未来产业方面,泰中也有合作计划,例如在绿色科技、清洁能源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EV),符合泰国的BCG经济模式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在泰国建造电动汽?生产基地。可以说,泰国最有潜力成为在东南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电动汽?生产基地。此外,中国电动?企业也纷纷在泰国进行投资,包括在泰国投资?城汽?。为加强地区经济联系,中国和泰国也同意加强价值链合作,并扩大各领域贸易便利化,特别是在数字化产业、电动汽?产业方面。
最后,泰中双方要发挥RCEP的优势,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是中泰铁路项目的推进及实施,巩固泰国重要的产业链。
将供应链、产业链作为互动对接平台《21世纪》:通过RCEP的规则激励,泰国应怎样凸显自身的比较优势?泰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上有怎样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