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绘制了12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信心指数 | 首席经济学家调研12周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2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这是第一财经绘制了12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图,前后有60多位来自国内外不同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参与。

“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

流行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中的这句歌词,可以用来表达多少年来每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无论在怎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所拥有的那种奋进的精神、从未放弃前行的信念。

2008年前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从这10多年的时间来看,世界经济形势一直处于波谲云诡的状态之中,好像从来没有在哪一年风平浪静过。能够清晰地记得,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球粮价大涨,人们在恐慌中猜测,“从那时起的未来世界将处于高粮价的时代”。不过很快,粮价就跌回到上涨前的水平。但在10多年后的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大宗商品又出现一波大幅上涨,推高所有产品的成本价格,过去30年并不担心通胀的美国等欧美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又陷入了高通胀之中。

或许,不平静就是生活的常态,平静是偶然。但是,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们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信心却从来没有消失过。也正因如此,在我们回溯这么多年走过的来路时,时间轴上那些重要历史时刻和代表中国取得骄人业绩的历史事件,它们看似是在时间转折处不经意的出现,但在这背后是万千中国人从未停止开拓进取的实践使然。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踏实前行的勇气,不断增长的财富带给每个普通人的福祉,这一切,擦亮了岁月的颜色。

一、“信心指数”12年

“哥伦布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他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释疑解惑的‘信心’。”这是哲学家桑塔雅娜谈到信心时举了一个世人皆知的例子。

当我们把第一财经这条用12年时间绘制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的信心指数呈现出来的时候,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这12年里有我们个人的欢乐与哀愁,更有中国沉甸甸的国家往事。

参与这条指数编制的首席经济学家前后有60余位,在2010年10月由第一财经推出,如今已经发布到第145期,其间从未中断过。

2010年10月7日晚23点11分,第一财经第一期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正式在网端发布。首发的第一篇报告对这条信心指数是这样描述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是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的重要指标。该指数参照PMI编制,以50为临界值,范围在0-100之间。当景气指数高于50,表明经济状态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低于50,表明经济状态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

在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栏目12周年之际,我们仔细查阅了这12年来所有的文章,特别是在读开始那几期的时候,更是内心澎湃,像寻找到了记录历史的珍贵资料一样惊喜。

12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交融在进行,但气候问题等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事件也在发生;首批参与调研的首席经济学家们如今有很多已经走上了其他的工作岗位继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智慧;还有当年第一财经的同事们,是他们在前期的努力耕耘和设计,产生了这个栏目,让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和调研报告从那时开始,一直绵延绘制、撰写至今。

一条信心指数,让人穿越时空回望,感受中国经济12年来的温度。

走在路口等红灯的瞬间,多年前大街上会随处听到的那首流行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的旋律和歌词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回荡。

在时间的长河里仅仅回望这一段来观察,12年来,风雨走过,风和日丽也走过。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抖落异地的尘土,踏上遥远的路途,满怀痴情追求我的梦想”。信心,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当比黄金重要,这句话一直被提起。在疫情3年来,经受着困境又努力寻找出路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屈服于困境的中国人的写照。唯有信心不缺失,才能抵挡风雨,屹立于风雨,踏风浪前行。

抱怨不能带来任何助益,努力的物种,“雨季长叶,旱季生根”,总要顽强地活下去。

二、中国经济12年

聚沙成塔,积累跬步,与时间为伴12年。

在这12年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变幻,我们也在不断穿越谷底和波峰。

本文开始的这张信心指数图上,我们看到,就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41.21万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也正是在这一年年底的1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达到12年间的最高点55.71。这是让人振奋的历史时刻,一直到现在,中国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到202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14.37万亿元人民币。

因2008年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算是12年前影响比较大的标志性事件,所以我们绘制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图是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GDP实际增速从2010年的10.64%(两位数),转向不再只追求高速,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其间2020年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依然录得了2.2%的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在疫情期间的稳定器;在2021年,GDP增速达到8.1%。虽然中国经济这10多年走在高质量转型的发展道路上,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