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时间:2022-09-22 00:00:00来自:人民日报字号:T  T

又到丰收时节,希望的田野铺展最美画卷。

三江平原“流金淌银”。“轰隆隆”,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唰唰唰”,沉甸甸的稻穗被“吃”进机器,行进间,黄澄澄的稻谷“吐”入运输车,身后,粉碎的秸秆还入田间。“一株稻穗平均有130多粒,颗颗饱满,单产突破1200斤!”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技术员陆向导一脸喜悦。

丰收里满载幸福,丰收里饱含牵挂。

2018年9月25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七星农场,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总书记这么关心粮食,咱干得起劲!”陆向导掰着指头说,“这些年,种粮好政策接连不断,新农机给力,‘慧’种地升级,我们农场120多万亩稻田实现智能化作业,端稳‘饭碗’更有底气。”

金秋时节,大江南北,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欢庆丰收的人们不会忘记,每到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书记的节日寄语总会如期而至:“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声声入耳,句句暖心,映照着总书记爱农为农、重农强农、兴农惠农的深厚情怀。

时光荏苒,今昔巨变。日子美起来的乡亲们不会忘记,深山小院里的欢声笑语,农家炕头上的嘘寒问暖,田间地头的细致追问,总书记的心和乡亲们贴得很近很近。

爱农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

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绿洲。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里,绿油油的大豆、红色的藜麦、成片的金银花,风景如画。

农技负责人罗守玉念念不忘:“去年10月21日,总书记来到这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罗守玉至今都倍感亲切:“总书记问得细、问得深、点得透,一看就是行家里手。”

“总书记关注的这个大豆品种,今年又将是个好收成,做出来的豆浆细腻少渣。”罗守玉说。

干农活的“老把式”,打糍粑的“会家子”,不经意间流露的劳动本色,深深印刻在农民的心里。对村民石拔三说“你是大姐”,拉着马克俊的手叫“老弟”,发自内心地把乡亲当亲人。

这份情怀,源自成长经历。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总书记这样描述那段艰苦却受益终生的岁月。

50多年前,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高原当知青,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一干7年。那会儿,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青年习近平大为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啊。”

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的岁月,这位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什么活儿都干过,啥苦都吃过。担任梁家河村支书,他带领村民修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打了灌溉井,办了铁业社、缝纫社,短短一年多,贫穷的小山村焕发生机。

从“穷窝窝”里走出来,深知乡亲们的苦,读得懂锅里的穷,感受得到受穷的痛,“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看看乡村,乡村是我们人民最基本生活情况的反映。”

在河北正定,跑遍所有农村,“常常把一张桌子摆在大街上,吆喝大家过来,有什么事就找我说说。”一位老大娘和年轻的习近平同志说悄悄话的照片,定格了那段时光。

在福建宁德,到任3个月走遍9个县,最远到了福鼎县的嵛山岛,最高去了屏南县的仙山牧场。

到任浙江后,一年多时间深入全省90个县市区。

在上海仅7个月,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

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将对人民的赤子之情铭刻心间:“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

这份情怀,彰显不变初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2012年隆冬时节,皑皑白雪覆盖巍巍太行,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里,石头铺成的小路坑坑洼洼。村民唐宗秀把总书记挽进了家,“总书记进了屋,就坐在俺家炕沿上,问收入有多少、粮食够不够……”

出骆驼湾村向南1.5公里,是顾家台村。村民顾成虎记得清楚:“总书记在我家时,看到我袖口破了,特意叮嘱随行人员在给我的慰问品中加了件棉大衣。总书记是个细心人,把咱老百姓装进了心里。”

对乡亲们最浓的情,凝成千金之诺:“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零下十几摄氏度到海拔4000米,沟壑纵横的高原路、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覆满冰雪的乡村路、麦浪滚滚的田间路,串串足迹,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距离,印证着执政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的地方,发生美丽嬗变:一颗猕猴桃带来一项新产业,一个小山村吸引一批批新游客。

几十公里外的花垣县梳子山村,曾经,陡峭的山像梳子一样把村子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