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9日专讯》罗兵咸永道中国南部及香港地区税务主管合夥人李尚义表示,以战略性和针对性的方式提高税收制度的国际竞争力,很高兴看到政府近年推出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具高增长潜力特定行业的发展,例如企业财资中心(CTC)的优惠税率、飞机租赁、船舶租货和为合资格的研发支出的增加税收减免。然而,这此制度亦随附一些从商业角度来看难以实现的条件。政府应定期进行检讨,以提高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并移除一些不必要的反避税条件。
*完善境外税收抵免制度,利用补助等吸引投资和人才*
他表示,政府亦应与更多贸易夥伴加快落实全面避免双重徵税协定╱安排。这将为来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投资者提供当地税收权利的确定性,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其对跨境经济活动的潜在税收责任。建议政府完善境外税收抵免制度,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双重徵税需求。政府亦可以利用补助等非税收措施来吸引投资和人才。
罗兵咸永道香港公共事务谘询服务合夥人王君当表示,香港可以加强其数码基础设施以支持其数码经济的发展,并促进香港成为数码化、高流动性的智慧城市。政府必须采取具前瞻性的方法来评估与新兴技术趋势相关数码化信任度的机遇和风险。此外,政府应专注于促进制定标准和相关操作协议及持份者之间的治理安排,以实现数码资源和数码服务的有效发展和共享,例如公司和个人的数码身份方面的数据和处理能力和服务。在其发展计划中,政府亦不能忽视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方面的规划。
*香港应带领整合大湾区的人才政策*
罗兵咸永道表示,由于最近的市场不景气和针对新冠疫情的限制性措施,香港作为人才中心的地位受到定的影响,人才转而流向其他地区。然而,香港凭藉其独特优势,可以重新吸引(来自其他海外国家、中国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人才。
罗兵咸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谘询合夥人王舜宜表示,香港应带领整合大湾区的人才政策,共同吸引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人才,使大湾区真正成为「国际化、市场化、高度多元化、最开放」的未来人才枢纽。高等教有融合有助于加强大湾区内部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中心。这将有更多的机会推进跨境融合和合作项目,善用双方的人才和设施政府应鼓励大学和教有机构在发展教有计划和设计课程时兼顾香港和内地的行业需要,让学生熟悉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并鼓励他们毕业后留在本地发展。政府还应与大湾区城市就专业行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促进资格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