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两个健康"应对三重压力
时间:2022-05-24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1-2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回暖迹象,2月末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显现。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发挥市场主体在促增长、保就业、活市场、优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机构数量和就业人员数等指标来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促进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关于“两个健康”内涵和逻辑的阐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和政策价值。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强调了“两个健康”。2020年9月,习近平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个健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逻辑的深化

中共十五大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以上论述主要阐述的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那么就非公有制经济本身而言,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这些措施的理念总结、概括,则是“两个健康”。

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而且是促进其健康发展,这就体现了“两个毫不动摇”中关于民营经济既要鼓励支持,又要引导的思想。一是鼓励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提升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引导。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如在环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其积极引导,确保规范发展。

单纯提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不充分的,要同时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即不是“一个健康”而是“两个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判断。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时间还不长,民营企业整体上还具有创业企业的特征,创业企业家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键在引导企业家。从反面看,常常发生因为企业家危机处置不当而引发严重的企业危机,或因一个企业家出现司法问题而导致一个正常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二是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三是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量民营企业面临“二代”接班,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关系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两个健康”是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下的战略选择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民营经济自身在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之后,面临转型升级问题。

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市场收缩,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出口形势更为严峻。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四成以上,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

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20世纪80、90年代,“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专业市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