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5日举行的“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题活动暨2021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期间,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秘书长孙晓接受中国财富网采访时表示,工商界在这三十年里,完成了从“买票看戏”到“登台唱戏”的华丽转变。
从“好酒不怕巷子深”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
APEC是亚太规模最大、成员最多、层次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是我国第一个加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孙晓指出,粗略估算,APEC拥有全球40%的人口,50%的贸易额和60%的GDP,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增长率,对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很重要。孙晓认为,APEC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是中国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助推器”,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大舞台”。
今年是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与APEC共同发展进步,彼此成就。实践证明,参与APEC合作对我国推动改革开放、融入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商界完成了从“买票看戏”到“登台唱戏”的华丽转变。
“因为过去我们商界的逻辑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但现在大家发现,可能你的产品越好,反而越会被打压。”孙晓说,“所以企业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产品,更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孙晓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要成立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的初衷,就是要把工商界组织起来,带领大家更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工商界将更加紧密地与APEC各经济体开展合作
孙晓说,下一步,工商界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加紧密地与APEC各经济体开展合作。
一是将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利用APEC等平台凝聚更多合作共识。
二是推进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合作创造更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和更具包容性的人文环境。
三是推动创新发展,发挥工商界独有的市场敏感性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数字转型和技术创新,不断为亚太地区发展繁荣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