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美军将在本月末从阿富汗撤军,结束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将结束,但阿富汗的内战愈演愈烈,美军以及北约军队撤出之后留下的真空很快被塔利班填补。塔利班不仅占据了阿富汗境内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在快速向城市推进,到8月11日已经占领阿富汗全国34座省会城市中的9座,其推进速度超出美军的预料。美国总统拜登对于阿富汗的局势似乎无动于衷,表示并不后悔撤军的决定,他还呼吁阿富汗政府领导人要“为自己而战”。
美军预估,在北约军队撤出之后,6-12个月塔利班将在阿富汗卷土重来,但现在的情势显示,美军还没完成撤军,塔利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进攻能力。这反映了一个根本的战略问题,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20年的战争,到底改变了什么?战略评估的指标在于,战争之后的局面是否有所改善?对于美国来说,阿富汗战争完全是败局,而对于阿富汗人民来说,战争还没有结束。美国在阿富汗建立所谓的民主秩序,移植美式政治制度,是一种政治妄念,拜登近乎不顾后果地撤军背后是美国强烈的战略焦虑和挫败感。
美国漫长的阿富汗战争过程中,不断修改战争目标,从反恐到建立美式政治制度,20年一梦,不是美国改变了阿富汗,而是阿富汗这个帝国的坟墓挫败了美国的帝国野心。美军撤出之后,阿富汗面临的尖锐挑战就是避免阿富汗的“巴尔干化”。所谓的巴尔干化就是国家秩序与区域秩序的裂变,阿富汗的国家构建与区域秩序的重建相互嵌套,如果形成良性互动,阿富汗就有机会摆脱巴尔干化的厄运,从而进入真正的战后重建阶段。
塔利班短时间内攻下9座省会城市,这说明没有美军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及其政府军是脆弱的。塔利班攻占昆都士之际,政府的军队、警察等向塔利班投降并交出了全部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大量的美军装备。从军事装备的角度来说,得到美国装备和训练的政府军的战斗力应该并不差,美军在阿富汗花费了相当的资源训练阿富汗政府军,小目标就是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后,阿富汗政府能够自我维持。塔利班已经发表声明说,不会威胁美国的利益,也就挖了阿富汗政府的墙角。既然塔利班不会威胁美国利益,美国就没有理由花大力气去支持阿富汗政府了。
美军撤出之后,阿富汗的走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的内战,“战争制造国家”的戏码再次上演。塔利班重新占领阿富汗,会重建20多年前的政治秩序吗?20年之间,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生活经历不同,观念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要完全回到从前也比较困难。经过20年的战争,塔利班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至少不能让阿富汗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这或许是塔利班从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得出的最大的教训。
阿富汗总统加尼近日到阿富汗北部地区“督战”,与当地的民兵组织、军阀进行谈判。北部地区组成的联盟是反塔利班的重要力量,这股力量的态度也影响着战争的走向以及战后政治秩序的安排。阿富汗的政治基础并非选票,而是宗教、部落等纽带,这是阿富汗国家构建的基础,也是难点所在。现代国家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阿富汗还没有经历现代国家的演化进程,而是被强行拉入到现代国家的行列,而美国在20年之间试图“制造”阿富汗。现代国家首先需要一个合法垄断暴力的权力机器,阿富汗内战能够形成这样的权力装置是个问题。另外,在部落、教派之间形成比较均衡的权力分配,进而建立关于阿富汗的国家认同。
美军撤出之后,阿富汗有了一个创建国家的机会窗口,但是阿富汗并非在隔绝的状态下进行国家建设。阿富汗是大国势力交叠的地带,既不能为某一方占据,又无法将外部力量隔绝在外。可以说,阿富汗的国家构建与区域秩序的形成是相互促动的,在历史上,阿富汗是“大博弈场”,英国、俄国在此“大博弈”。21世纪的20年,阿富汗真真切切是全球地缘政治的风暴眼,美国及北约撤出之后,阿富汗会平静下来吗?不会。风暴眼可能是比较平静的地区,美国撤军之后,风暴眼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权力真空将造成系统的紊乱。
首先,阿富汗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区域之中?中亚,还是中南亚,抑或是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阿富汗缺少一个明确的区域身份,而相关的区域性组织都有可能介入其中,谁来为阿富汗的区域身份构建提供机会和资源呢?
其次,阿富汗依然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价值,周边大国在阿富汗也有各种利益,避免阿富汗成为动乱之源是各方力量共同的利益,但是大国之间在阿富汗重建问题上缺少共识。
最后,围绕阿富汗问题能否形成均衡的外部权力结构至关重要,实际上围绕阿富汗问题形成了多重博弈结构,既有全球性的力量,也有区域性大国,各方力量都与阿富汗国内各派有关联,形成了不同力量的嵌套和复杂博弈。
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结束了,而阿富汗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同时面临挑战的还有阿富汗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阿富汗战争再次说明,作为一个海权国家,美国不可能赢得欧亚大陆的战争,而当美国从大陆退出之后,全球秩序的海陆关系将会面临新的巨变。
美军撤出之后,阿富汗的走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的内战,“战争制造国家”的戏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