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末开启的大萧条是由贸易战引爆的。
由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波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施诚合著的《千年贸易战争史:贸易冲突与大国兴衰》一书指出,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关税战、贸易战,加深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程度,严重妨碍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使得贸易战、贸易报复频频发起,并诱发了对应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不仅如此,当时的关税战和贸易战还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多边支付体系,引发了剧烈的经济和社会灾难。
贸易战诱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1894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而成为世界第一,1910年则完成了人均GDP的超越。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参战时间很晚,多数时间借助有利的地理位置远离战火,并为参战国提供军需装备而获利颇丰。而在战后,包括英国、德国在内的欧洲参战国受创严重,美国借助对欧援助获得了进一步的经济繁荣。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就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那是乐观至极甚至已经无视任何风险存在的时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受惠于贸易自由化。
尽管如此,当时的美国却拒绝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承担责任。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和国会不断调高进口关税。尤其是1929年,新上任的总统胡佛提出并经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进口农产品的关税提高到了47%。在当时,美国有1028位经济学家表达了强烈抗议,因为此举必然导致国际贸易秩序的崩坏,最终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上述法案通过后,美国证券市场受到重创。美国国会主张提高关税和反对提高关税的两派议员反复博弈的过程,就是证券市场行情走过山车的过程。最终,主张提高关税的力量占了上风,还在原法案基础上继续提高关税。这就引发了美国股市的更大幅度波动,以至于成为一场股灾,影响程度之大,使得美股指数到了1954年才得以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美国政府的做法在当时引发众怒,其他主要国家接连效仿,包括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印度、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对美国出口商品采取配额管制。对此,美国方面丝毫没有退步,还在继续提高关税。
这场关税混战带来的一个惊人结果就是导致日本国内经济困难,催生了军国主义的抬头。而在欧洲,关税混战导致了大萧条,在德国为法西斯夺权营造了政治氛围。
贸易战对于美国自身的利益也造成严重冲击,从1929年到1932年,美国的进出口额分别下降了近七成。1932年,美国钢铁公司和通用汽车的股价都跌至1929年前的8%,纽约证交所的股票价格只有1929年前的11%;投资者损失740亿美元,全美失业率达到了25%。
发起贸易战的拿破仑以失败告终
拿破仑为什么失败?历史学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这其中,一个几乎不存在争议的观点是,拿破仑当时过于急切地发起了对英国的贸易战:“大陆封锁”。
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帝国纵横欧陆,几乎没有对手,而英国成为其巩固并扩大霸权的最大对手。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法国几乎失去了所有海军,这使得拿破仑无法动用强大军力跨海进攻英国。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打击英国,使之无法从欧洲大陆获得原料和产品出口的通道,拿破仑在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该法令对法国以及当时处于法国统治下的意大利、荷兰、莱茵同盟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约束力。
作者在书中指出,法国当时对英国发起的“大陆封锁”,先将自己置于道义的制高点,然后试图切断对手与全世界的经济联系,从而削弱对手。拿破仑在1807年、1810年还分别颁布敕令,升级了对英国的贸易制裁举措。但英国方面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对法国及其盟国进行对应制裁,还利诱法国的盟国,包括拿破仑弟弟担任国王的荷兰与英国进行贸易来往。英国还凭借强大的制海权,不断劫掠海外的法国殖民地。
拿破仑发起的贸易战对法国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一方面,当时的法国农产品无法对欧洲以外的地区出口,价格直线下降,损害了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因为被切断了与法属殖民地以及英国、美国的贸易联系,法国的工业受到重创,工业化进程被打断。
为了惩罚不遵守“大陆封锁令”的前盟国沙皇俄国,拿破仑在1812年组织了60万人的大军发起征俄,却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此前的封锁令,法军无法装备充足的御寒冬衣,所以其战斗力加速下降。
作者认为,贸易战一定是两败俱伤的。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尽管英国的国力更强,但也是建立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之上,所以英国人并没有主动发起对法国的贸易战。而在另一方面,法国对英国的封锁,显得过于急切,因为法国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人力、物力,在和平条件下推进工业化,促进经济与科技上的追赶、赶超,在发展中兵不血刃地打败对手。
贸易关乎国家兴衰
贸易在很多情况下会促进和平,带来繁荣,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的催化剂,但必须意识到的是,贸易也可能因不同交易主体的利益不均衡、不对等,而导致冲突的出现。
上古时期的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