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大基建":应对疫情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时间:2020-03-1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中央已经明确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市场上围绕积极政策的讨论颇多,部分地区推出的重点项目投资清单,投资额加总高达几十万亿元,进一步炒热了基建、新基建等话题。

为了对冲疫情影响,是否要出台类似2008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稳健货币政策如何实现更加灵活适度?在推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如何平衡物价、资产泡沫、政府债务压力等副作用?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组织内外部专家,针对“疫情背景下的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展开联合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创立于2006年,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邀请其他知名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专家,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及月度数据分析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要完成2020年既定经济社会目标,面对疫情冲击,各方专家均认为政策力度需要加大。但在政策着力点的选择上,各方观点存在分歧。

任泽平认为,有必要实施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刘元春则认为,疫情对经济影响如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推动经济秩序常态化运行,才是当务之急。

大规模基建之辩近期,部分省份陆续公布其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除了制造业等产业项目,基建项目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本是各地政府常规动作之一。受疫情影响,部分省份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医院、公共卫生等补短板项目。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到,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上述部分地区的项目投资总额达超过20万亿。加上中央对新基建的强调,一时间围绕基建、新基建的市场讨论升温,资本市场上相关个股备受追捧。

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对我国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该如何施策?专家普遍认为,疫情只会带来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中长期向好的趋势。

但在当前经济政策着力点方面,专家观点分歧颇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疫情对一季度经济影响有很大不确定性,不宜过早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应在于有序展开复工复产,使经济循环尽快常态化,不宜在经济社会秩序没有常态化之前展开大规模的经济扩张计划。

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部分机构的分析来看,疫情对一季度经济有多大影响,市场目前缺乏共识。部分悲观的判断认为一季度经济会出现负增长,乐观的判断认为能有5%的增速。不同的机构用抽样调查、高频数据、大数据等,看到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状况差异很大,但都难以反映经济全貌。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有高度不确定性。

“设计一个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冲击、富有弹性的扩张方案,是比较重要的。”刘元春表示,假如一季度经济增速处在2%-3%区间,为了实现全年经济5.6%-6%的增长,可以以“3万亿减税降费+2万亿基建扩展”为基础,来设计可行的政策弹性区间。

其中,3万亿减税降费,主要瞄准短期疫情救助和经济循环的常态化,核心落脚点在于疫情阻击战所发生的各项财政支出、复工复产所采取的各项补贴和税费减免、2019年底计划的减税降费项目。2万亿基建扩展,体现的中期导向包括以5G和大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基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脱贫的扶持政策、教育等新型民生工程、促进新型消费等。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的团队则认为,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当前应兼顾应对疫情和长期改革,推出几项具有破冰效应、释放重大信号、能够提振各方信心的关键举措。

任泽平建议,提前推出储备项目。疫情后实施大规模的基建,把受疫情冲击砸的坑填上。尤其对人口流入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进行适当超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行业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

“大规模基建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且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和融资成本低,进行基建成本低。从历史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以基建为核心的4万亿投资。尽管当时争议很大、批评很多,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泽平说。

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财政政策无疑是重要的发力点。

无论是肺炎患者的救治费用、医护人员的薪酬补贴、医疗物资设备购置等,财政需要承担保障职责。不仅如此,疫情冲击正常经济运行,部分企业运营困难,能贡献的税收收入随之减少,加上纾困企业出台的税费减免、税款缓缴政策等,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平衡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