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灾情轻于去年 当地三家上市公司无恙
时间:2019-08-13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8月10日至12日,寿光的雨几乎没有停歇,流经寿光的弥河水位暴涨并带来险情。去年8月19日,也是弥河与暴雨,让寿光的大棚种植户损失惨重,全市2/3以上大棚进水。那么,今年寿光受灾情况如何?当地的上市公司是否有灾情?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记者驱车围绕弥河附近走了约100公里,少见大棚被水淹的情况。河道附近,有不少的砂石车在路边待命,也有四处巡逻的警车,隔不远就有工程车辆,河道危险处都有人员轮流看守。今年受灾较为严重的是河道较窄的丹河和尧河,因为河水溢出出现险情。

8月12日上午,寿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防御台风工作有关情况。据初步统计,寿光低洼易涝区1.8万个大棚进水,农田受灾面积13万亩,沿河部分村庄9.3万群众撤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寿光全市温室大棚数量为14.7万个。也就是说,受灾数占到总数的12%左右。而去年受灾数量约为10.6万个,受灾比例超过2/3。数据显示,今年寿光大棚受灾情况比去年要轻。

今年1.8万大棚进水

去年为10.6万个

“从前天晚上开始就没睡觉,连续‘抗战’48小时,把水从棚里往外抽。”12日上午10点半,大棚外狂风卷着雨,棚内赵建林和妻子、儿子躺在大棚里的床上休息。

赵建林的大棚位于寿光城北不远的范家沟子村,就在北环路南侧。附近密密麻麻都是大棚,不少农户用沙袋将大棚围住,把雨水堵在路上,很难从大棚外围看出大棚进了水。

“大棚里面都是泥,进去鞋上都脏了。”赵建林的妻子听到记者要进棚查看时提醒道。

经过两道门,一条四五米长的狭窄甬道,记者和赵建林进入满是泥泞的棚内。6天前,2.5亩的大棚内刚刚栽上了丝瓜苗,靠近入口处的小苗还很青,但越往里走,靠近大棚背墙的狭窄通道越是泥泞,大棚上还在滴水。

走到大棚2/3位置时,已经看到大棚被雨水泡过的痕迹,在靠近里侧的低洼处,赵建林特意挖了一个深穴,水泵安在此处。“10日开始下雨,当晚大棚就被冲开了一个豁口,雨水不断涌进来,很快就漫到了大棚的1/3。”说到这里,赵建林的语气中尚有担忧。还好他9日就买好的水泵很给力,内部的水抽了三四个小时,大棚外部的排涝则用了四十多个小时,加上一家三口都在,暑假后就要上初三的儿子也上阵,忙了48个小时,总算损失不大。而且,他还提前准备好了1000棵丝瓜苗,准备补种。

去年的情况则严重得多,当年8月13日和8月19日,台风“摩羯”和“温比亚”前后脚从山东菏泽掠过,尤其是19日,雨水急时间长,寿光降下1959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暴雨,加上弥河上游三座水库泄洪,弥河下游的寿光农户受灾严重。

“当时大棚里侧被水泡了,直接塌掉了,年前修完,建大棚才20万元,维修就花了6万多元。这次灾情比去年要轻。”赵建林边说边和记者走向大棚出口,进来时一双干净的运动鞋已沾满泥水,语气中有劳累也有庆幸,大雨已过,中午回家吃个饭,再好好补一觉。

不仅是赵建林,去年受灾较为严重的纪台镇东方村的农户赵晓(化名)也说,今年灾情比去年轻。“去年大棚进水,凌晨四点半去买水泵,结果还没买到,所有的库存都被清空了。今年提前备好了,两个大棚都没遭灾。”赵晓说,去年东方村附近有好几家农户大棚内水深超过两米,大棚也有被泡倒的情况,今年还没听说类似情况。

去年灾情较为严重的是上口镇口子村。口子村老村以及田地在河道以内,不住人,兼做养殖区,三面环水,背靠兼做河堤用的羊田路,新村在河堤另一侧。“去年河水离着路面还有20公分,今年最高时超过路面几十公分,封堵及时,啥事也没有。”李先生披着雨衣,眼镜上密密麻麻都是雨滴,他正是口子村人,和同伴值守已经封堵完毕的敞口。

根据寿光市通报,8月10日9时至11日22时,寿光平均降雨287.4毫米,折合降水量6.32亿立方米,本次过程降水量为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降水,远超去年。

看得出来,相比去年,今年降水量要大,但有了去年的经验以及一年来的预防措施,应对得力,损失相对较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