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望亚投行为全球治理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时间:2019-07-1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在上周于卢森堡举行的亚投行理事会第四届年会上,贝宁、吉布提和卢旺达三个非洲国家正式获批加入亚投行。至此,亚投行成员增至100个。亚投行是在中国倡导下国际金融合作的产物,也是中国为全球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亚投行再次扩员,表明它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贡献及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开放包容理念,获得了国际社会充分认可,中国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自2016年开业以来,亚投行经历了9次扩容,成员主体为发展中国家,但也吸收了包括英、法、德、加等发达国家,其成员数量远超日本作为最大出资国的亚洲开发银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作为中国同“一带一路”同步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家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满足了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亚投行已为全球18个国家的46个项目提供了总计85亿美元的融资,涉及交通、能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亚投行运营初期的项目已惠及许多国家,如印尼的贫民窟改造项目、土耳其连接阿塞拜疆和南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和埃及的太阳能项目等。另一方面,亚投行还满足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成员的投资需求。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曾表示,亚投行在治理、透明度、国际标准和合作等方面树立了典范。

发展中国家在亚投行中占多数股份并拥有较大话语权,因而亚投行能尽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为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而全球范围内对亚投行这一中国倡议给予广泛认可与支持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对中国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充分认定。亚投行倡议的提出,植根于中国经验,是中国发展经验的投射。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持续不断的大规模集中性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根本改观,中国的产业承载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步伐能得以快速推进。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主体的开发性金融机制的先导性,对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融合性,对商业资本的广泛动员性,对中长期融资市场的培育与促进性,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风险的缓冲性,均结合了中国国情得到积极而务实的探索创新,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讲,亚投行是这一中国经验走向世界同各国共享的成功尝试。

卢森堡是较早决定参与筹建亚投行并作为创始成员的欧洲国家,也是欧洲投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同样是多边金融机构的欧洲投资银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运营经验。亚投行从筹建阶段开始,就与欧洲投资银行有着良好的交流,从其多年成功运营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借鉴了这一多边机构的一些好的做法。而不少欧洲国家认为,亚投行融资项目是很好的投资机会,现在亚投行成员中的欧洲国家出资比率超过20%。英、德等创始成员国未来都有深入参与亚投行业务的意愿。

新兴与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对欧美主导的已有多边发展机构存有强烈而迫切的期待,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期待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甚至还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引起了某些不满与抱怨。他们真切希望亚投行能走出一条切实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展需求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路子来,真正成为发展中国家主导的一家发展支持机构。他们寄望亚投行不仅在针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方面的贷款或其他形式的投资,能切实确定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展需求的标准条件程序,项目选择能在考虑到如何发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引领效应的同时,也能做到项目分布的均衡与合理;并在此基础上,能积极探索如何就与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的诸如债券市场、货币、信用评级、财务会计制度、环境保护与社会政策等方面,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联合其他多边与单边发展支持机构,同成员经济体尤其是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务实合作,探索构建对发展予以有力支持的广泛而高效的开发性金融体系。

基于根本性支持力量所在,切实服务的对象及其真实需求所在,多边开发性金融力量的真正优势与有限性所在,其他已有多边发展机构的好经验与问题所在,亚投行在前瞻意识、探索创新、有效的宏观统筹把握能力、理论凝练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相信,由起步阶段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伙伴”会越来越多,参与的投资项目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机制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风向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