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即宏观杠杆率)在2019年一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已达历史高点。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8年末的243.70%上升至248.83%,增长了5.1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反弹最大,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率的增幅也很明显,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
具体来看,居民杠杆率的上升趋势未改,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从53.2%升至54.3%。2008-2018年这10年间共上升35.3个百分点,年均增幅3.5个百分点,可见居民杠杆率增速与过去10年历史平均增速基本一致。
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反弹,从153.6%升至156.9%,仅一个季度就上升了3.3个百分点。从融资工具来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主要归因于贷款上升,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6%,GDP占比也从98.9%上升至102.1%,是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政府总杠杆率从37.0%上升至37.7%,上升了0.7个百分点,主要因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明显前置。当季共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1847亿元,相当于2018年底提前下达的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85%;此外,共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2219亿元。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合计发行14066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85倍,同比大幅增长4.41倍。
报告认为,在面临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突出稳增长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如何保持定力、坚持结构性去杠杆,仍是未来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