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没有冬天 警惕玩概念讲故事
时间:2018-12-15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近年来,我国关于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小。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针对创投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创业,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永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在经历了“无数人在咖啡馆坐下来就谈创业项目”的火热之后,2018年,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以及创投行业凛冬时节的来临,投身创业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创业的财富神话也一下子少了很多,我们听到的倒是不少创业公司熬不下去或者倒闭了。创业的冬天,真的来了吗?

创业潮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今天,创业似乎真的难了很多,各个行业的集中度加速提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互联网经济,都出现了增速下滑的现象,即便是巨无霸的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也出现了战线收缩的情况。裁员、减人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甚至不断有传言某某大型企业裁员几万人的消息,这些经济增速下滑期的裁员消息,更加剧了人们对创业进入寒冬期的印象。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跟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演变紧密相关的。在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很多行业都处于早期野蛮式生长阶段,这就意味着市场可以容纳大量初创企业生存,说不定还可以生存得很不错。如早期温州的各种小企业,一个小小的打火机或者一把雨伞,都有好多企业在生产,大家都可以活得不错。因为市场的需求很大,供给却严重不足,大量中小企业只要可以提供相关产品,就意味着有不错的现金流。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中青壮年人口减少,意味着很多行业的需求会减少,但供给却一直在增长,产能过剩便成为很多行业的现状,在这样的行业,创业机会当然是寥寥无几。

当然,前几年的创业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的潮流下,互联网思想满天飞,似乎每一个行业都等待着被互联网化才有出路。各种各样的创业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一轮创业潮的最大支撑动力,便是中国各种PE和VC的兴起,使得创业者只要有了好的创业理念和创业项目,就可以拿到一笔投资,甚至出现了一些所谓的“连续创业者”,一个创业理念就诞生一个创业公司。

遗憾的是,互联网也是有起起伏伏的,很快,互联网的红利期过去,互联网创业潮也开始退潮,而创业投资基金行业也迎来行业冬天,使得创业公司的融资愈加困难,难怪有人惊呼:创业的冬天来临了!

创业真迎来冬天了吗?

创业真的迎来冬天了吗?虽然经济的各种业态在变迁,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巨大的,老百姓旧的需求会趋弱,但新的需求又诞生。比如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虽然老百姓用在吃喝穿住的需求会减少,但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却大大增加,仅就养老医疗这个产业来说,都是动辄以万亿来衡量的产业空间;再比如各种娱乐消费和服务性消费,随着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都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空间。互联网红利消失之后,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又向深度和广度前进一步,即便是互联网巨型企业,也宣称要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可见,在中国这么一个14亿人口的巨量经济体,各种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只不过,需求也在迭代升级,旧的需求趋弱了,新的需求又会衍生出来,就看创业者能否前瞻性地洞察出这些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随便一个创业理念就可以拉来创投基金烧钱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创业的本质,仍然是老老实实回归产业的本质,需要创业者持续不断地艰苦奋斗,而不是玩概念、讲故事。如今许多创业型公司倒闭,不是因为创业的冬天来临了,而是因为这些创业型公司本质上不是服务于客户需求的,纯粹玩概念烧钱的,这些创业型公司肥了创始人,但是却浪费了社会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完全是负能量。

在创业低潮期,我们慢慢醒悟过来,此前的很多创业,原本就不是创业的正常状态,它是在创投基金和创业者的忽悠共同作用下,诞生的一个又一个创业泡沫,最终必然是一地鸡毛,这原本就不应该是创业的“常态”。创业的常态,是创业者需要老老实实回归艰苦创业的传统,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需要切实服务到客户,而不是纯粹的互联网思想满天飞,各种理念和模式大演讲。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只是创业退潮的表象,真正的本质,在于原来的很多所谓创业,背离了创业的本质。创业不是徒有一腔热血和理想就可以实现的,创业更需要行动和坚持,需要责任和担当。

创业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客户的服务和需求的满足是无止境的,但创业需要时时警惕玩概念讲故事,迎来真正服务客户和社会的创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