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基金王赟:再论科技兴国
时间:2018-11-12 00:00:00来自:中国网字号:T  T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经济比做大海,并坚定的表示,风狂雨骤纵然凶猛,但是中国有信心也有决心,能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那么,我们认为,对中国而言,于内于外,科技都是这至关重要的定海神针。

审视国内,科技是保证经济高效运转的原动力。建国初,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吃上饭吃饱饭的问题,但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1981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加杠杆式的粗放式增长在现阶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严重的束缚了经济的增长,而为了轻装上阵,我们实行了供给侧改革,为了提高生产力,提高资源禀赋的使用效率,我们必须让科技为经济赋能。小到基因图谱的绘制,大到国产大飞机的下线,从低端的扫地机器人,到高端的人工智能,科技在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的同时,也极大推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纵观全球,科技必将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过去我们依靠人口红利和貌似低廉的资源禀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分工上占得一席之地,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国际分工的调整,我们唯有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尽可能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和升级,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近期不断发生的贸易摩擦也为我们抓紧核心技术的开发敲响了警钟。我们决不搞强权主义,但也只有科技进步了,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所谓弱国无外交,也就是这个道理。

科技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除了保证各科研所搞好科学理论研究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上,近几年法律法规推进的力度也比较大,这其中包括前期政府的引导,后期产权保护等。在企业端,除了高新企业低税收优惠外,2018年9月,我国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旨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而对于即将上线的科创板,让更多的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在更早期就能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扶持。

经济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既要正视过去长期粗放发展中积累了各种问题和矛盾,又要看到中国长期健康发展的底气和韧性。窗外刮风下雨我们不能控制,但是越在这个时候,越要练好内功,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中国下一个高质增长积攒动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