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本周正值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十周年。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自此至今的十年间,银行系统为主的金融领域虽然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现在金融系统的抗风险性能否明显强于危机前仍然是个存疑的问题。
监管层面引入多层安全屏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前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副行长CharlesBean近日表示,银行系统实施了诸多监管措施,以增加该系统的安全性。“现在银行的资本缓冲比危机前要大得多,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承受更多的损失;包括破产银行清算体制在内的很多其他旨在加强银行体系安全性的法规也有明显改善。但当下的这套监管措施能否应对大型跨国银行倒闭的状况,我认为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现有规则尚未经过实践检验,其效果如何暂未可知。”
目前,欧洲的金融体系已经引入了多种监管层面的“安全屏障”,包括更全面的监管法规、更大的风险管理力度以及更严格的监管举措,都是为了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银行体系崩溃,并且即使出现崩溃情形,也能更好地保护存款人与公众资金。
各国的央行通过大幅降息、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买入政府债券及抵押贷款证券等刺激经济发展,提供和保持了货币流动性,在维持银行体系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