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上海”着力打造全球科创中心
时间:2018-07-27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从地图上看,上海市闵行区形似一把灵动的“钥匙”,吴淞江流经北境,黄浦江纵贯南北。如今,这把钥匙正在开启科技创新的世界之门。两年多来,该区依托丰富的科创资源,在南上海(闵行区的南部区域,又称“南滨江”)积极推进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承担科创中心重要建设任务的闵行区副区长吴斌认为,在“南上海”这块科创的热土上,未来有望涌现一艘驶向全球的巨无霸式的科创航母。

科创资源雄厚竞争优势明显

作为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阵地,闵行区将侧重点放在了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上。根据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四梁八柱”的总体部署,南滨江地区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紫竹国家高新区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985高校为重点,打造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上海市闵行区科委主任李丽向记者阐述了南滨江的三大竞争优势:一是顶尖的科研资源。区域内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985高校和东海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两所专业技术院校,还集聚了中船重工的704所、中航商飞发动机等20余所国家战略研究院所和地方研究机构。相关院所在航空航天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学科处于国内一流水平,集聚了丰富的支撑产业创新的优质资源,在诸多产业领域技术创新积累了深厚的基础。

二是丰富的人才资源。区域内人力资源优势不仅在闵行突出,在全市范围内也是位居前列,发展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共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55名,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1名,“千人计划”项目184名(含“青年千人”)。此外,“长江学者”共15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0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数量均在全国高校前列。

三是优质的产业创新资源。区域内积聚了紫竹高新区、闵行开发区等国家级重点园区,有中航商发、上海电气、仪电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也有微软、英特尔、GE、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公司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产业基础雄厚。

补短板破瓶颈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闵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南滨江地区的发展,切实推动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建设。根据定位,南滨江将以服务上海产业创新需求、引领国内产业创新方向、影响国际产业创新趋势为战略目标,建设以产业创新中心为主要功能,创新要素集聚、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宜创新创业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2015年以来,闵行区相继出台了《闵行区关于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框架方案》,以及针对成果转化、人才、众创空间、引导基金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形成了“1+7”的政策体系。

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十分重视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多次带队到南滨江地区调研。通过调研,朱芝松认为,在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十分重视科创中心建设,认识逐步统一,但仍然存在较多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

鉴于此,朱芝松要求各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抓紧补齐短板、破除瓶颈,真正把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成为引领全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闵行区成立了由31家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领导小组,由区科委和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推进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

南滨江一马当先科创城雏形初现

在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过程中,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马当先,找准定位,加快步伐,科创城雏形初现。

据介绍,规划占地面积约46公顷的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按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一流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的要求,已经初步完成了基地城市设计编制和基地展示中心方案,规划布置了产业集群片区(包括创新诊断产业集群、智能医疗产业集群、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集群和医疗机器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片区、研发片区等配套。总建筑面积约68.4万平方米。目前,智能医疗基地依托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作为支撑的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也正在顺利推进,多位中国工程院或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将入驻。此外,闵行区政府与交通大学共建的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已完成筹建,将集聚国际、国内顶尖科研力量,为开展智能医疗器械及软件创新技术研发等提供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推动创新示范基地建成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功能集聚区。

此外,南滨江公司将以环交大周边公共空间和公共载体建设为重点,围绕国家双创示范区建设,集聚科创资源,形成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生态。以沧源科技园建设为动力核心,深度挖掘城市潜力,整合地区资源,以点带面,形成一个“T型”排列,具备独特的开放自由特色的科技创新街区。正在建设的剑川路940号南部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将重点打造全要素、便利化、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服务、大型国际会议和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启动数十个城市更新项目,力争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科技引擎和发展枢纽。

据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建源介绍,这个区域即将迎来空间环境、业态功能大变样。位于剑川路沪闵路口的人才公园一期项目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放,龙湖和宝龙商业地块项目将于近两年内竣工,人才公园二期、S4两侧环形生态绿地等项目正在抓紧设计,拟通过提升区域形象,打造众创空间载体,积极引入高端业态。未来,这里将以“科创、交流、休憩”为主线,打造创业、商业、绿地有机结合的生态服务型开放街区。

战略转型箭在弦上,转型设想初步形成

余建源告诉记者,下一步,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按照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补短板破瓶颈,围绕着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发力。目前,紫竹创新创业走廊70多平方公里的规划优化调整工作已完成,区域内华谊集团、电气集团、仪电集团等重点老工业地块转型方案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围绕提升地区功能服务的地区中心建设也在加紧推进。作为上海市重点转型区域——吴泾工业区转型,已列入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由上海市社科院牵头组建的上海吴泾发展研究院呼之欲出,将为南滨江地区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城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区域提供智库支持。南滨江地区发展将全面助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