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无需过度忧虑人民币汇率波动
时间:2018-06-30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持续多日的人民币明显贬值,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有些观点还将其与贸易争端联系。抽丝剥茧,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当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呢?

从今年3月8日特朗普政府“发难”,中美贸易摩擦经过了多轮发酵、反复与协商,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却从3月8日的6.3388升值至4月18日6.2721。我们或许能看到,贸易摩擦并不能解释近几日人民币的明显贬值。

事实上,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贬值的首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走强。美元走强的核心在于经济基本面,一方面,美国经济持续回升,而欧元区、日本今年以来经济势头有所放缓,导致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也推升美元走高。美联储加息等带来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回流美国,也进一步造成了部分国家汇率波动。同时,近期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出现下滑,且远期市场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存在贬值压力。这说明,除了美元指数走高,国内基本面的变化也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比如今年5月新增社融数据“腰斩”、企业信用违约频发等,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预期增强。

对于下一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专家指出,考虑到经济上美强欧弱,加之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加码,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将承受一定贬值压力,但不存在趋势性贬值。

需要注意的是,美元当前是短期反弹,而不是趋势走强。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美国频频对其它经济体挑起贸易战,也逐渐招致反制措施,对自身经济形成一定压力。随着美联储加息对经济的紧缩效应日益显现,美国经济或逐步走弱,这就决定了本轮美元指数上行幅度也会比较有限。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利差来看,并无明显走阔,也说明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稳定。

根据经验,人民币贬值在情绪上对国内大类资产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悲观。对于股市,新兴经济体汇率贬值对于国内股市并非坏事。汇率预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特别是在市场风险偏好本身就相对较弱时,汇率的变动也容易引发市场信心的变化。尽管对人民币潜在影响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大可不必因此而破坏信心。

对于债市,汇率变动导致的资本流动通过影响债券供需关系进而影响债券市场。2018年以来,当汇率贬值幅度较大时,国债收益率下行的倾向性更强,特别是贸易摩擦出现反复以来,债券作为避险资产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

对于楼市,从货币政策调控上,如果要维持汇率,则央行需要加息,从而对房地产造成打击。要知道,房价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更多的是受到国内调控政策、货币供给以及居民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短期汇率波动还不至于对房价形成趋势影响。如果汇率不是趋势性的大幅贬值,房价基本不会受到制约。

总体来看,不少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效支撑,当前外汇市场供求和预期基本稳定,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无大幅贬值的风险。人民币贬值对大类资产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投资者无需过度忧虑。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