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
时间:2024-08-01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8月1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要点概览

“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壮大

目前已下达今年前两批“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积极扩大内需,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

正会同多个部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依规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将不断夯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也在不断积累。从外部机遇看,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恢复,新兴经济体发展较快,这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从宏观组合政策看,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都在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逆周期政策调节仍有足够空间。

从高质量发展态势看,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壮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也在扎实推进。

从发展活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将有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极大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今年前两批“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

对于“两重”建设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30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做好“两重”建设各项工作。

“硬投资”方面,张世昕介绍,目前已下达今年前两批“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主要集中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正在抓紧推动资金尽快到位、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软建设”方面,坚持项目建设与配套改革相结合,加快研究制定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建设”改革举措,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目前,已推动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关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张世昕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质量、效率并重,扎实做好后续项目组织筛选工作,加强在线监测和日常调度,适时组织开展实地督导,督促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结合项目投资,抓紧制定出台“软建设”配套政策和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促进实现“两重”目标。

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袁达介绍,将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二是加力提效实施好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增量政策,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效能。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政策、规划、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两重”建设。推动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积极扩大内需。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教育、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文体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促进有效投资,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加快推动落后低效产能出清,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五是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有针对性完善相关措施。稳妥处置金融风险,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六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改革。落实好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强极端天气和自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