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沿海
时间:2024-08-01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长三角万亿之城、“滨江临海连上海”的南通,如何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打造江苏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近日,在江苏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用3个“海”总结:开拓蓝海、深耕沿海、策应上海。

近年来,南通“经济强”的基础更加厚实了。数据显示,2020年,南通迈入万亿城市行列,2023年经济总量达1.18万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长5.3%,增速在全国26个万亿城市中列第7位。今年上半年,南通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工业用电分别增长9.9%、10.9%、13.8%,均列江苏省前3。

“万亿之城”如何乘势而上,再获新突破?张彤介绍,一是开拓蓝海,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其中,将做优做强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上海交大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拨投结合实施重大科创项目,市场化运营研发机构,优化人才引进评价方式,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领企业走进清华、走进北交所、走进央企,链接优质资源,助力破茧成蝶。力争到2025年,南通再引培科创项目300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翻番、达到2万亿元左右。

二是深耕沿海,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今年,南通还将新开工7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正向建设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迈进。放眼长三角临沪地区,南通沿海可利用土地面积超过30万亩,开发强度不到20%,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沿海。”张彤说,沿海是南通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所在,拥有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占全省1/4,海岸线276公里、占全省1/4。南通将坚持优江拓海、陆海统筹,以产兴港、港产联动,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海洋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统筹沿江创新转型和沿海绿色制造联动发展,争取大进大出的重大基础产业项目向沿海优化布局,全力提升沿海港口牵引力、科技创新驱动力、海洋经济支撑力和滨海城市带动力。

三是策应上海,打造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四翼”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承载空间,北翼以长江口和北部地区为主体,东翼以海岸带和海洋空间为主体,南通处于北翼和东翼交叠区域。南通将加快跨江融合,推动与上海、苏州同城化。精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沪通新一轮科技创新和苏通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实施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南通港国际货运发展等“五大行动”,积极推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努力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合发展样板区。

此前,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也表示,要发挥南通“上下好通”“左右逢源”优势,联动落实国家战略,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主动加强与上海、苏南各地对接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积极开展园区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发展协作,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