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财税改革,建言尽快推出增强地方财力举措
时间:2024-07-2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随着中央明确深化财税改革主要任务,如何理解和推进这些改革受到业内热议。

7月24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和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线上论坛,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关内容。在众多财税改革任务中,当与会专家被问及当前哪项改革任务最为紧迫时,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是增强地方财力,希望尽快采取相关举措来缓解当前地方财政困难。而这也是此次财税改革一大核心任务。

详解增强地方财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从健全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领域,明确了下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主要任务。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日前在发布会上,谈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正是解决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

比如,《决定》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方面,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这包括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等。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教授在论坛上表示,此次中央首次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未来财税改革将重塑中央与地方财力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认为,此次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内容,在整个财税体制改革中内容占比过半,可见其分量之重。而央地财政关系改革任务直面地方自主财力不足问题,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等,简单说就是怎么样给地方找收入。

“增加地方财力一个最主要办法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目前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规模过大,而且还面临提高效率问题。上述《决定》对此作出部署。转移支付容易带来‘等靠要’问题,因此中央提出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这既需要突破固有利益格局,也需要解决相关技术性专业性难题。”杨志勇说。

当然,增强地方自主财力最为核心还是增加地方税收。这也使得1.6万亿元的中央税种消费税改革受到外界关注。早在2019年,国务院就提出将部分消费税税目征收环节从生产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将增量收入下划地方,从而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但这一改革难度大,近五年来尚未有实际动作。

范子英预计,未来五年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将会有所推进,改革可能需要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围、征收环节后移、收入下划地方这三个步骤。消费税收入下划给地方的同时,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共享税方面可能有相应的分享比例调整,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取决于税收改革推进力度。

“无论未来消费税是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还是地方税,这都是在解决地方主体税种缺失的问题。未来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可以考虑从消费金额高、税收贡献大、流通环节清晰、征管便利的商品入手,比如烟、酒、黄金等。但征收环节后移确实征管难度加大,但目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或许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中心主任刘蓉在论坛上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消费税大头来自烟和成品油,这两项商品是否适合立即后移到零售环节并且下划地方,需要考虑税收征管手段是否能够跟上。

“消费税下划地方是推进地方主体税种一种努力,但应考虑这对地方财力竞争有何影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贞发教授在上述论坛上称。

优化共享税比例也是未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一大改革看点。目前中央与地方三大共享税种、增值税(央地五五分成)、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为央地六四分成),2023年收入合计约12.5万亿元。下一步央地分享比例如何调整受到外界关注,多位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

范子英认为,从有利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的角度来讲,共享税下沉给基层财政,会带来地区之间的税收的争夺。因此结合其他税收改革来看,未来优化共享税的分享比例改革方向,应该是会把共享税更多的留到省一级和中央一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如果仅从增强地方自主财力角度,应该提高地方在共享税分享比例,这样会使得中央财政收入进一步下降。此次深化财税改革并未提“保持中央与地方财力格局稳定”等,但未来优化共享税比例等仍需要考虑央地财力稳定这一因素。

马光荣认为,在当前中央财政加杠杆,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有了更多财力,这也使得税收可以更多分享给地方,适当扩大地方共享税分享比例,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中央此次提出研究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而按照2023年相关数据估算,理论上地方附加税规模达到9496亿元,引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