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即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即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预示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符合预期
中国经济上半年这一增幅无疑是令人振奋的,符合主流智库和主力行业协会的预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66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3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增长4.6%。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7%。均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
中国主流智库有评论认为,环比增速连续八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体现了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更有专家指出,如果再考虑到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上升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5%的中高速增长更显可贵。笔者在交流中,完全赞同这一积极判断。
从上半年宏观数据的具体分析中,可以判定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如在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夏粮再获丰收,实现增产,为推动经济稳定运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如,作为经济压舱石和实体经济的根基,上半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制造业在GDP中占比持续提高,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增速7.8%,连续11个月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结构不断优化。
笔者所在智库在交流中认为,夏粮增收和畜牧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对占比较多的农业人口显然意义重大。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一方面可以看到,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增加6.8万亩,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46亿亩,增加47.5万亩,增长0.1%。国家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各地政府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多数省(区、市)夏粮单产增加。在笔者的实地调研中,整个华东区域农民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
在智库交流中,大家还认为,被寄予厚望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新动能新优势也在不断聚集。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增速及投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当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核心要素。令人振奋的是,我国上半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大国重器、重大工程项目频频“上新”。典型的有:国内首个“地面空间站”通过验收、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6架、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等等。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持续提升,自然就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同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增长点。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表等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22.8%、10.9%。而且,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外部需求正在复苏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数据之际,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额可能达到32万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世界银行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2.4%上调至2.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则更为乐观,其专题研究报告预期,全球经济2024年和2025年将以3.2%的速度继续增长。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预测,2024年增长率为3.1%,2025年增长率为3.2%。这些研究报告均看好美国经济复苏,即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2.3%,高于年初预测的1.4%;同时,复苏态势有利于美国市场保持开放。
这些国际机构的专题报告显示:从需求支撑看,世界经济温和复苏,部分主要经济体进入补库存周期,消费电子、新式消费等行业上行周期有望延续,有利于我国外需改善。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显示:我国上半年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同比增长6.1%;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
分析显示:外贸稳增长的态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结构上。如上半年从贸易方式看,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76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65%。其中,出口8.01万亿元,增长8.5%,反映出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从企业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11.64万亿元,增长11.2%,占外贸总值的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占比进一步提升。
区域方面:上半年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即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36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9%。其中,对东盟出口2.03万亿元,增长14.2%;自东盟进口1.33万亿元,增长5.2%;对东盟贸易顺差6994.9亿元,扩大36.5%。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