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而立之年" 兰洽会催化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时间:2024-07-1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第三十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兰洽会”)近日落下帷幕,本届兰洽会共达成签约项目1325个,签约金额近6040亿元,再创新高。兰洽会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30届,成为甘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经贸洽谈活动。走过而立之年,兰洽会对外开放窗口作用不断放大,投资贸易促进平台效应持续显现,推动甘肃等西北省份从开放“末梢”到前沿阵地,从偏远内陆到投资热土,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从“马路市场”到国际盛会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江南北掀起改革开放热潮,各级政府主办的出口交易会、经贸洽谈会、招商引资会等在这一时期纷纷创建。1993年,为了提高兰州这座丝路重镇的知名度,进一步搞活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兰州市政府举办了首届“兰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交易会”。

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刘东介绍,首届兰交会是一次综合性节会,既有文化交流、文艺演出,也有商品展销、经济合作等内容,有4200多位宾客参加,签订数十个合作项目,各类商品交易和物资交易超过7亿元。

“这次洽谈会让众多国内外宾客第一次走进兰州,了解到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工业基础。展会期间,兰州生产的洗衣机、电视机等商品吸引不少客商采购,全国各地的商品也大量涌入兰州,展会效果远超预期。”刘东说,当地党委、政府也认识到节会在宣传推介地方特色产业、开展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作用,随后,招商引资、商品展销和经贸洽谈成为历届兰洽会的办会主旨。

进入新世纪,兰交会受到外界广泛关注。1999年第八届兰交会正式更名为兰洽会,并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第九届兰洽会上,来自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东部省市的主要领导率队参会,使这届兰洽会在气氛声势和实际成果方面都达到了空前规模。此后,兰洽会的办会规格、规模和影响力逐步提升。

2002年第十届兰洽会甘肃省签约招商项目107个,签约金额突破百亿元,2009年再次突破千亿元,在国内外影响力和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2012年,商务部成为主办单位之一,联合主办部委和单位增加到8家,兰洽会也因此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此后的兰洽会真正呈现出“万商云集,八方赴会”的盛况。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毛锦凰表示,30年来,兰洽会经历了“起步探索—成长壮大—跨越发展”等重要阶段,始终和改革开放、区域发展等国家战略相契合。进入新时代,兰洽会作为甘肃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主窗口、主平台,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方面作用更加突出。

毛锦凰说,回顾兰洽会发展历程,签约金额从不足10亿元到突破6000亿元,参加宾客从四千余人增加至四万多人,日益呈现出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特征,早期的“马路市场”已经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经贸洽谈盛会。

从内陆地区走向开放前沿

古丝绸之路在甘肃绵延1600多公里,曾经“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丝路古道再现开放、繁荣盛景。

2015年起,兰洽会开始设置主宾国,并在主场馆专门开辟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展区、举办系列专场活动,此后历届兰洽会均围绕开放、合作、发展、共享等设置主题。通过这一“窗口”,东盟、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众多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来到甘肃共话合作商机。

今年兰洽会期间,吸引200余名境外嘉宾来兰。其中,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高级别政府代表团第11次参会,并携经济园区、农产品、食品、博物馆等多个领域龙头企业参展。

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执委会主席弗拉基米尔·卡拉尼克表示,兰洽会搭建了一个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近年来,白俄罗斯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多进入甘肃市场,甘肃出口到白俄罗斯的蔬菜种子、机电产品、果蔬等也逐年增加。甘肃多家企业入驻被誉为“一带一路”明珠项目的中白工业园,并与当地企业积极开展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甘肃省区位优势显著,河西走廊自古就是沟通中西的交通要道,凭借这一优势,甘肃同中亚国家的来往日益密切。早在2014年,地处河西走廊咽喉的武威市就在西北地区率先开行中亚班列。截至目前,甘肃累计开通21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覆盖东盟、中亚、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兰洽会期间,“甘肃—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项目”签约金额达6000万元,双方就蜂蜜、糖果、冰淇淋等商品开展进出口贸易达成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睿思表示,甘肃与中亚国家在经贸、人文交流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发展潜力较大,已经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合作模式,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积极拓展地方层级对接合作的成功范例。

兰州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甘肃的农产品出口每年都有“零的突破”,高原夏菜、百合、苹果、橄榄油等上百种农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甘肃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总值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七成以上,达74.6%。

合作的范围不单单局限在经贸领域。甘肃在石油炼化、光伏发电、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