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东莞投资年迎"期中考":向全球要投资,撬动跨国企业超百亿项目
时间:2024-07-1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世界工厂”东莞,正在上演一场外资招引“大作战”。

7月10日,东莞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交流会向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国总部、重点外资企业,以及德国、韩国、美国、日本、瑞士等驻华机构,推介了东莞营商环境及发展商机。

另一边,这段时间,东莞从市级到镇街(园区)层面,也都忙着赴境外开展经贸合作和招商洽谈,“投资年”热潮持续不断。

6月24日至7月3日期间,在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新潮带队下,东莞组成17人经贸代表团赴南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同期,水乡经贸招商代表团也开赴荷兰、瑞士,开展经贸合作和招商洽谈系列活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东莞实际上已经组织多批次官方代表团外出“串门”。4月份,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率市政府代表团访问沙特、阿联酋,开展高层会见、商务对接、项目签约等活动。

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期待以投资切实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透过一系列赴境外经贸洽谈活动不难发现,东莞正发挥自身外向型经济大市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向全球要转型、要市场。

在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王先庆教授看来,东莞官方组织代表团出访,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一种信任度的传达。其次,这类经贸活动往往包含较为切实的招商引资项目,有助于产业间的联动和流动,更有助于东莞这座“世界工厂”锻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背后对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招商模式进阶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一直是外资在华投资的主要城市之一,40余年来,东莞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截至目前,东莞共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家外资企业在此投资,外资企业1.38万家。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毕马威、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在东莞创造了诸多行业神话。

在去年“招商年”的基础上,东莞将今年定为“投资年”。从“招商年”到“投资年”,东莞招商引资模式不断创新,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显现。在投资结构上,东莞开始重点以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为主导的新兴项目。在投资主体上,东莞开始将目标放眼全球,向全球要项目。

如近期在南非,东莞代表团向南非有关机构、部门介绍了东莞营商环境,希望双方能加强在新能源生产与储备、电动汽车等产业方面的合作。

在荷兰,代表团一行拜访多家国际集团企业,荷兰SPAR国际与SPAR南中国(嘉荣)签订了强化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合作从中国广东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中国南方(长江以南)全域。在瑞士,双方举行了INNOSWISS入驻签约仪式,东莞得利钟表将重点引进瑞士名师人才,促进与瑞士钟表品牌合作。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东莞官方组织经贸代表团已经远赴瑞士、荷兰、德国、日本等海外国家“串门”。

除拜访与东莞有密切合作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外,东莞市级领导和镇街(园区)领导还现身说法,推介东莞产业优势和营商环境,积极吸引优质外资到东莞投资。

具体来看,在不同国家和区域,东莞招商引资的力度和重心各有不同,背后体现出东莞在向全球招商引资上的逻辑:生产制造和市场打造并重,且不断以自身外向型优势新招引全球项目,使东莞有底气布局新兴赛道,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

如在欧洲,东莞提出将欧洲的先进制造业和科研成果与东莞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卓越的成果转化能力相结合,积极推动投资和贸易模式创新,推动相关企业加大在东莞投资布局,促进两地科技、经贸合作。

而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莞提出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产业金融等方面与相关国家积极合作,推动其与东莞形成项目合作。

王先庆表示,东莞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要有一批走向全球的本土企业,有一批从全球来东莞的投资商和项目,这样才能形成良性投资循环。而通过政府代表团将其实现链接,能大大提高经贸合作效率,将为东莞引进外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实际促进作用。

扩大开放能级正如东莞市副市长邢文聚在主题推介中所言,东莞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36年前,瑞士雀巢集团远渡重洋来到东莞设立生产基地开始,东莞就成为了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

在王先庆看来,尽管目前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的基础仍旧稳固。“只要东莞的产业链还在且完整,东莞就总能找到全球合作的机会。但过去是单向式吸引,投资设厂、加工制造后出口,而目前东莞已经开始双向联动,即通过制造基地、采购中心、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

他表示,当前东莞对外招商引资,“主打招牌”不再是加工贸易大本营,而是从全球引进后与本土制造业、科技创新机构进行转化,再从东莞走向全球。

日本百年跨国企业迪爱生在东莞的故事,便是这个变化中的缩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