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26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26日消息,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工作要求,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目标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实施方案》重点强调了5个方面15条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强化体重管理科学指导;创新体重管理科普形式;提升体重管理科普能力。

二是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积极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强化家庭体重管理的主要作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

三是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提出体重管理分类措施。

四是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有效利用。

五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创新体重管理服务模式和技术。

《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体重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应用,研发体重管理相关医药及穿戴设备。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共同推进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附:

“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工作要求,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二、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

(一)强化体重管理科学指导。加强体重管理权威信息编制和发布。编制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体重管理健康教育指导要点等,优化完善体重管理和肥胖防治相关标准。开发适合居民使用的体重管理工具。加强公众食物营养和饮食文化教育,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消除体重认知误区,提高科学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和可及性。引导公众自觉进行体重管理,推动体重管理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省(区、市)相关部门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地落实,下同,不再列出)

(二)创新体重管理科普形式。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逐步扩大体重管理知识普及的覆盖范围。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爱国卫生月、全民营养周、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健康中国母亲行动”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体重管理宣传活动,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等体重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全国爱卫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疾控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体重管理科普能力。充实体重管理专家力量,壮大科普队伍。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保健医生开展体重管理相关科普工作,提升社会健康指导员等志愿者的宣传指导能力。注重征集体重管理或肥胖防控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特色实践,并加强推广。(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体育总局、国家疾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

(四)积极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鼓励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等配置体重秤,有条件的配置体成分仪。扩大健康小屋社区覆盖范围,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身器材等支持环境。加强健康单位建设,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提供基础设施和条件。推进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校园内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