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痛点""堵点",安徽节约集约用地蹚出新路|一线调研
时间:2024-06-2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严守“三区三线”,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腾笼换鸟”“复合开发”“退散进集”“收储变收回”“健康体检+土地管家”“亩均论英雄”……

作为自然资源部建部以来启动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省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安徽省向节约要土地,向集约要效益。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全国蹚出新路。

在自然资源部与安徽省政府前不久召开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安徽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对全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形成一批节约集约用地成果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方成日前向参加全国土地日采访活动的记者们介绍,截至目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已牵头建立了联席制度,出台了33项配套政策,各市县推动40项重点任务、60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基础较好的市县已形成典型做法。

方成介绍,安徽已构建了一套土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全程包保服务机制,创新了产业园区“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新机制,特别是聚焦制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难点堵点问题,各地深化改革探索,形成了“健康体检+土地管家”、工业项目“一码管地”、涉法涉诉土地处置、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等一批成果。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一些地方存在着规划计划统筹机制不畅、耕地保护压力日益倍增、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难度大、存量用地清理盘活成本高、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红利释放不够、农村土地整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在合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就遇到了‘五不四难’的问题。”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储昭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五不”是指拆迁拆不掉、收储谈不拢、原使用权人退不出、新产业进不来、配套跟不上;“四难”是指利益格局调整难、改革合力形成难、政策创新集成难、低效空间转换难。

“所有工作的展开,都是围绕四难展开的。”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对记者们说。他解释说,其实政策创新并不难,难在这些创新政策怎样系统集成,相关部门都能支持。“现实情况是,有些创新举措,大家都是在宏观上肯定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容易持否定的态度,尤其是跨部门的协调。”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处长徐国平介绍,针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上述“痛点”“堵点”问题,安徽省明确源头管控,聚焦耕地保护管控和重大项目、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健全市场化配置机制。

截至2023年底,安徽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56万亩、闲置土地8.42万亩。2023年,安徽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同比下降5.5%;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投资强度分别提升2.4%、3.5%、5.4%。

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中安创谷项目地处合肥国家级高新区,位于安徽“科大硅谷”核心区,是合肥市通过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打造产业创新升级的示范项目。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在这里采访时,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介绍,中安创谷项目形成了独特的节地模式:园区层面,科学核定四至范围,优化开发边界,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健全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控规单元层面,严格落实工业区块控制线管理、规划条件管控和产业准入;项目层面,对投入产出指标、建设运营指标、自持要求等进行具体约定。实施“一张图”智慧用地,工业项目“一码管地”“一码关联”,探索工业用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管理机制。

数据显示,中安创谷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达1000万元以上,招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636家,集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超8000名,入驻率保持在98%以上。2023年实现产值170亿元,亩均产值7141万元,亩均税收208万元,可谓“寸土寸金”。2023年,合肥高新区以占合肥全市约1%的土地,贡献了全市12%的GDP和超20%的税收。

“入驻中安创谷科技园后,2021年-2023年,我国3年累计实现营收约130亿元。2023年成功入选安徽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榜单,位列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省第2位。”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公共事务总监张利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合柴1972片区项目位于合肥市龙川路与金寨路交叉口东南角,是包河区、蜀山区(政务区)、经开区三区节点处。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片土地周边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包围,原有功能已无法满足周边区域的需求,成为现代化城市中一个“孤岛”。

2019年,合肥市政府决定采用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方式,将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将其改造为一个集文化创意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合柴1972”文创园。

合柴1972开发运营单位、滨湖集团总经理李锐锋介绍,合肥市改变了以往“成熟一块,出让一块”的单地块开发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