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上海市委常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6月21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大会上表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临港也因此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热土。临港新片区的使命和愿景就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中国开放发展的新标杆、创新发展的首选地。达成这样的使命和愿景,临港有条件、有优势、更有信心。
陈金山表示,临港新片区的独特优势在于链接全球、融通世界。临港北临全球第三大空港——浦东国际机场,南有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洋山深水港,是上海深度链接全球市场的前沿基地。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额年均增长45.3%,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7.5%,新设内外资企业超过10万家。
临港新片区的独特优势在于开放赋能、创新驱动。临港是国家授权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有为国家改革发展探新路、开放发展试制度的特殊职能。临港更加注重突出制度创新,加速构建起并不断完善“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体系,让各类企业感受到在临港行政服务更高效、市场机制更完善、国际化规则更成熟、发展成长更快速。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已形成48个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案例,“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基本构建,有力推动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新兴金融、高能级航运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临港的独特优势在于产业发达、新城宜居。临港是上海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八大前沿产业聚链成势、集群发展。临港还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独立性滨海城市,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现代化新城日新月异、拔节生长。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引进海内外人才超过8万人,年均增长97.2%。
陈金山表示,再过两个月,临港将迎来挂牌设立五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临港新片区将坚持以开放创新为核心使命,求新、求实、求快,着力形成“五个开放”的新格局。
一是将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起“开放型制度体系”。进一步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在跨境数据、跨境金融、增值电信、高能级航运等领域,开展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不断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进一步释放“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红利,更好地支持跨国公司在临港开展全球化业务,更好地赋能中国企业通过临港走出去。
二是将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起“开放型科创体系”。加速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科创体系,加快形成“基础创新—应用创新—孵化培育”的创新生态,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发展,配套上海市最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住房政策,让临港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创新创业之城”。
三是将始终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建立起“开放型产业体系”。临港坚持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理念,将进一步做大集成电路规模,加快建设起世界级的民用航空产业城,新增滴水湖AI创新港数十万方办公空间,配套一系列支持政策,吸引智能芯片、软件服务、数据标注、垂直大模型等AI生态企业入驻。同时,临港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发展,为落地临港的各类企业提供充分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四是将始终以服务贸易为特色,建立起“开放型现代服务业体系”。临港正加快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创建“DEPA合作区”先行示范区,推动电子提单、电子发票、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DEPA规则对接合作,把临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开放高地。今年8月,临港将围绕再保险、航运等领域,发布第二批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清单,并将建设运营临港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中心,让企业数据跨境流动在临港更便利、更高效、更安全。
五是将始终以近悦远来为理念,建立起“开放型营商环境”。临港新片区正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尤其高度重视法治保障,将实施重点知识产权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同时充分发挥临港管委会扁平化管理的特殊优势,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幅度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我们正加快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高品质国际社区,努力为外资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陈金山表示,临港是“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临港新片区正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教育医疗、商文体旅设施,切实让海内外年轻人在临港事业发展有平台、优质教育有保障、运动休闲有品位、城市服务有温度。
“我们相信,未来的临港,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更加创新的情怀引领发展!未来的临港,将更国际、更青春、更精彩!未来的临港,会让更多人为之向往、为之奋斗、为之骄傲、为之自豪!”陈金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