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变身"开放新高地",成立五周年,临港正年轻
时间:2024-06-1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曾经上海东部的一片沿海滩涂,如今已蜕变成欣欣向荣的开放新高地。2024年,临港新片区将迎来揭牌成立五周年,并逐渐成长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临港正在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2023年,临港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333亿元,已占到上海市比重超10%,较2019年揭牌成立以来年均增长超45.7%。揭牌四年多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超6000亿元。

这其中,南汇新城是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在“媒体看新城”南汇新城专场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介绍,南汇新城充分把握临港新片区和浦东新区引领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不断深化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优势,实现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南汇新城正在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发展目标,着力塑造“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城市风貌,全力建设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的未来之城。

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

先进制造业是南汇新城的根本支撑。在这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已初步构建形成。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在集成电路方面,仅今年1-5月,产业产值就已达93.5亿元,全年将有望突破200亿元。

随着商飞C919的批量交付、商发的装机取证加快,临港的民用航空产业即将迎来爆发期,据披露,未来三年,商飞将投资建设2条C919产线,以及1条C929产线。

同时,通过“滴水湖AI创新港”建设,从去年8月至今,临港已经导入了(宁德)时代智能、中科创达、商汤绝影等前沿产业重点企业60余家;新能源产业则围绕特斯拉储能强链补链,提升储能产业集聚度,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将再次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临港速度”;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临港目前也已汇集了新材料相关企业80多家。

临港还在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将视线瞄准了智能网联汽车。据临港投控集团总师室副总规划师、新片区数基建公司总经理刘金领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是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战略交汇点。如今智能网联汽车业已成为临港的核心产业。

据披露,临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已突破3200亿,并逐步覆盖全链条的产业集群,涵盖芯片,算力,感知设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

刘金领表示,上述关键技术也正是临港云控平台孵化的重点企业的核心产品。“我们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分布,已经涵盖了车路云网图等各个领域,未来我们还将发挥临港场景优势,结合智能网联前沿技术创新突破,持续推进产业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新动能。”

夯实根基的同时,临港还在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优势,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

这其中,作为临港现代服务业开放区的核心载体,滴水湖金融湾承载着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核心功能。

据介绍,滴水湖金融湾实则是从零起步,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临港的金融业增加值实现倍增,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6.1%;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保持每年20%的增速,近700家金融企业在此落地发展。

2023年,临港新片区融资事件共计145起,其中75起事件披露了金额,合计融资金额237亿元,占上海市全部融资的14%。

接下来,临港在加快滴水湖金融湾建设方面还将不断加快步伐。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殷军介绍,在新片区迎来五周年之际,临港将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市级部门共同发布一份《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兴金融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在全国首先提出打造“新兴金融试验区”这一概念,并将明确滴水湖金融湾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城一带一湾”发展格局中的定位。

“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承载着各类蓬勃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临港本身也是一座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新城,并且正在从配套设施、交通运输、自然环境、商文体旅等各个方位入手,持续推进城市功能建设的不断完善。

在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方面,唐浩表示,临港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速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率达100%,基础教育学校已布局75所(含校区),其中今年即将开办14所,到“十四五”末将建成百所基础教育学校。

同时,临港在持续打造“市六院-临港”紧密型健康联合体,加快建设市六院临港院区二期、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创建研究型医院;已建成营业商业面积112万平方米。

在城市交通体系方面,临港构建起了“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的交通网络,其中对外交通形成了S2沪芦高速、临港大道连接G1503、两港大道北段、两港大道西段连接S3等4条主要对外交通要道,加速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南汇支线、南枫线建设,实现轨道交通16号线提效增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