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制造出第一辆汽车、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批国企担纲重任、发展壮大,见证着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如今,站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的历史方位,长春众多国企延伸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聚焦创新引领,攀登科技高峰,集聚生产要素,搭建转化平台,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升级,助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于微观处看成果,瞄准生物医疗、低空经济、卫星航天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于中观处看产业,联动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园区、搭建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主体落户,集群式发展;于宏观处看势头,引领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不断向上突破,助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因地制宜抓住产业优势,抢抓产业升级机遇,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跃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是国企的重大使命。”在长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孙立彬看来,国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重大生产力的载体,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在长春,一批国企助力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土壤,“进”的势头更劲、“稳”的基础更牢、新动能拔节生长,为东北全面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紧盯“大局大势”
在重大生产力布局中显担当
紧盯产业大势,瞄准高新技术,抢抓发展机遇,在长春的新质生产力布局中,国企勇于担当。
——抢抓机遇,助力“汽车城”驶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车道。东风大街上,“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巍然矗立,厂区的红墙保留着建厂时的风貌。而走入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的厂门,取代“怀旧风”的,是一派现代化图景:车间宽敞明亮,无人小车穿梭其间,灵活避障,自动机械臂手舞足蹈,紧张忙碌,工人操作聚精会神,有条不紊。
网络空间里,一座数字化的孪生工厂与现实中的车间完全映射,只需轻点屏幕,运行状况就尽收眼底。一台台技术更先进、设计更新潮、充满“国际范儿”的红旗新能源车型装配成型、鱼贯而出,奔赴四面八方。
“未来工厂”背后,是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发集团”)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这家国企投资建设的长春汽开区繁荣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对标先进汽车整车生产技术,历时仅19个月,就完成厂区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提前17个月完成建设目标,交付一汽集团投产使用,助力“汽车城”踏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节奏。
——上“云”用“数”,为产业数智化转型注入加速度。发展数字经济,“算力”是重要底座。长春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的算力中心里,一排排超算和智算机柜高效运转,在处理海量数据的同时,还能实时更新算力、性能等关键指标,相关信息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为区域内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数据支持。
“中心目前已达到‘超算10P+智算300P’的算力规模。”长发集团总经理助理、东北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涛介绍,“目前已在超硬材料、菌物研发等领域中为省内科研团队提供算力服务,帮助多家企业进行人工智能转型,孵化多个行业和企业级模型。”
——登高望远,拉动产业步入“高精尖新”。备受关注的低空经济产业,长春国企深入布局。国资控股的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内,多款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研制的双飞翼无人机续航时间是常规无人机的2至3倍,载重、抗风能力更强,可以在-40℃的极寒温度下作业。”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廖东坡说。如今,这家企业已研发定型并上市销售三款双飞翼机型,分别为7公斤、12公斤、25公斤起飞重量的小型无人机,另外中大型50公斤、200公斤起飞重量双飞翼无人机正在研发测试中。
人工智能多模态评测数据库、人工智能文献挖掘平台、儿童言语发育评估……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技术为医药研发注入新动力。药物研发实验室里,一个专为科研人员设计的文献挖掘平台,借助AI阅读能力和知识图谱,让研究人员快速捕捉关键信息。“从蛋白质的改造到细胞培养,再到纯化工艺的精细打磨,我们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物计算各个环节。”金赛药业公共事务总监林伟说,“缩短实验周期,提高研发精准度。”
妙用“四两拨千斤”
为科创成果就地转化“量体裁衣”
长春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城”,境内坐落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一院三所等科创“国家队”。构建覆盖各级各类科研院所机构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结合重点产业链与高校院所共同打造标志性产业示范园区、进驻科研院所“扫街”并“保姆式”推动成果落地……长春市各级国企积极推进资源要素的整合,助力科创资源转化成生产力。
——产学研融合,释放科教城优质资源。长春市发挥国企引领作用,联手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导更多科研成果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吉林大学与长春新区共建吉兴产业园,主要承接吉林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长春理工大学与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芯光产业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