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与各省市2023年新增社融与GDP分析
时间:2024-06-0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新增社融与GDP对比分析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同时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23年我国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引导下,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55,900亿元,同比增加35,801亿元,增长幅度为11.18%;2023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GDP比重为28.23%,较2022年增加1.78%。从增量结构来看,2023年表内融资、直接融资均实现了正增长,成为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

就各省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而言,超过全国平均社融增量的省市有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其中,浙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了37,30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以36,794亿元的社融增量紧随其后,而青海、西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低,分别为559亿元、834亿元。各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差异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融资增量规模相对较高,均超过30,000亿元;而西藏、青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相对较低,均不足1,000亿元。

就各省市社融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四川、贵州、西藏这11个省市社融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45.19%,较全国水平高出16.96%;北京、山西、辽宁社融规模增速占GDP比重不足10%,其中,北京仅有2.39%。

二、新增贷款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本外币贷款增量达到222,551亿元,同比增长18,658亿元,增加9.15%,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222,200亿元,同比多增13,053亿元;新增外币贷款-2,206亿元,同比少降3,048亿元。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达到62.53%,同比减少1.16%,超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半数以上,表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主要通过贷款发放。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逆周期调节,着力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以及平滑增长,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LPR改革效能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实际贷款利率稳重有降。2023年全国新增贷款占GDP比重为17.65%,较2022年增加0.81%。

就各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而言,新增本外币贷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四川新增本外币贷款超过10,000亿元,江苏达到了29,174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浙江、广东分别以26,697亿元、23,256亿元紧随其后;而辽宁、海南、西藏、青海、宁夏新增本外币值低于1,000亿元。

就各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广西、四川、贵州、西藏9省市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32.34%,较全国水平高出14.68%;山西、辽宁、黑龙江本外币贷款增量占GDP比重不足10%,辽宁最低,为1.77%。

三、新增债券(企业债+政府债)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债券增量达到112,300亿元,同比多增20,563.00亿元,增加22.42%,其中,新增企业债券16,300亿元,同比少增4,20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96,000亿元,同比多增24,772亿元。新增债券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达到31.55%,较2022年增加2.89%,成为推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发布制度文件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稳步扩大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债券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全国新增债券占GDP比重为8.91%,较2022年提升1.33%。

就各省市新增债券而言,超过全国平均债券增量的省市有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其中,江苏、浙江、山东新增债券超过6,000亿元,山东达到了7,06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北京、上海新增债券值为负数,分别为-5,339亿元和-851亿元。

就各省市债券增量占GDP比重而言,天津、吉林、江西、重庆、贵州5省市债券增量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天津这一比例最高,达到了16.49%,较全国水平高出7.58%;北京、上海债券增量占GDP比重为负。

四、新增股票融资额与GDP对比分析

2023年,全国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达到7,931亿元,同比少增3,827亿元,降幅达到32.55%。2023年,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全年来,股票市场成交量和筹资额同比减少,全国股票融资额占GDP比重仅为0.66%,较2022年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