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吸引大院大所和高校“亲海办学”,加强院地合作,打造面向世界前沿的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10年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3.38亿元,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其中海洋生产总值约2000亿元,年均增长14.9%,经略海洋的蔚蓝图景日渐铺展开来。
在海洋科技创新的“源头”处发力
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该装置是集成了海洋一体化监测系统、数据集成平台、机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数智化”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付文说,这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设计排水量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助力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
“海葵一号”仅仅是西海岸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承担起“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使命。当地围绕“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向海开放、生态养海、陆海统筹”的发展思路,将“科技兴海”放在首要位置,率先组建工委(区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海洋科技资源,协同激发海洋科技创新活力。
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说:“一个区域能否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取决于‘源与策’两个方面。建源,本质上是科技创新;施策,就是形成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眼下的西海岸新区,正全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建源”和“施策”。
为了在科技创新的“源头”处引水,2022年6月,西海岸新区制定实施《关于支持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向全国院所发起“征集令”。一方面加强院地合作,培育引进以涉海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88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入驻,开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定向吸引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基地等高校“亲海办学”,并鼓励驻区高校成立海洋学院、设置海洋相关专业,一批跨学科的海洋大科研团队“集结成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表示,国家级新区与大院大所优势互补,西海岸新区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推动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聚焦新海工产业、海工高端人才和海工高端装备,打造起海工协同研发综合体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创新的火种一旦被点燃,就会迅速蔓延至每个角落。随着科研院所、高校频频落户,一批海洋类高精尖科技项目立项,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揭牌启用,共同体成员单位突破100家,2023年共同体突破重要关键技术及获得重大科技成果25项。
2021年,西海岸新区校城融合办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高校校长基金”,截至今年3月,共向16所高校拨付基金8000万元。“高校校长基金”支持高校创建、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中试研究中心等重点人才科创平台65个,集聚重点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人才1117人,撬动社会资金22.63亿元,带动企业新增市场产值26.34亿元。
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说:“新区不断集聚高端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区涉海高校达到12所;累计引育海洋人才7.6万人、合作的涉海院士达到27名,为海洋科学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前行
科技创新不断为产业发展“造血”。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把握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锚定“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航运贸易金融、临港加工、海洋冷链、海洋科教服务”六大现代海洋产业,引导大院大所和重点企业紧密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从西海岸新区胶州湾海底隧道驶出,海西重机、北海造船、中船发动机等5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依次在眼前排开。这里是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已形成以船舶海工制造为龙头、配套产业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
站在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门口,总占地面积110亩的一座大型现代化工厂赫然屹立在眼前,它是西海岸新区涉海设备制造的“链主”企业。这家公司为解决海上施工作业装备中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效电动动力源的应用需求,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从研制矿用电机延伸至涉海设备。“目前,我们已研制成功3款海上施工作业装备中的电机及变频调速系统,解决了我国海洋施工作业装备关键部件‘卡脖子’技术难题。”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国利说。
逐梦深蓝,西海岸新区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