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商务部5月31日消息,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参考借鉴好经验好做法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深化与RCEP成员双向投资合作。一是抓住RCEP投资规则进一步开放的机遇,支持RCEP区域内跨国公司在本地设立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在RCEP区域内进行产业链供应链“强链、固链、补链”布局。二是加大投资促进工作力度,通过在RCEP成员设立境外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国别投资系列活动品牌等方式,提供投资政策法规咨询等综合服务,组织企业参加与RCEP成员的产业交流会、品牌推介会、项目对接会、投资促进会等,为企业拓展RCEP市场提供服务和支持。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企业投资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如充分利用海外投资保险统保平台等政策,增强对企业开拓RCEP市场的风险防控保障,提升面向RCEP成员的招商引资效能。
全文如下: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参考借鉴好经验好做法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两年多来,各地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实际,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加大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力度,形成了一批RCEP实施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效帮助产业企业更好把握RCEP带来的机遇,有力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统筹推进合力
(一)融入本地发展战略,形成政策合力。一是强化对RCEP实施工作的统筹领导,将相关工作纳入本地政府工作要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实施工作面上有统筹、点上有侧重,各部门重点任务明确、具体路径清晰。二是将高质量实施RCEP融入到本地发展战略,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规划、“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实现RCEP实施与本地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融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叠加效应。三是政策先行,结合本地区位优势和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构建实施政策体系,印发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若干措施等文件,出台高质量实施RCEP的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深入推进RCEP实施工作。
(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RCEP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横向由商务、海关等有关部门参与,纵向向基层商务部门等相关单位延伸,定期召开高质量实施RCEP工作调度会议,推动各部门工作联商、服务联动、资源联享,实现“左右协同,上下联动”效果。二是在商务主管部门内组建高质量实施RCEP跨处室工作专班,建立月度台账、季度交流、督查通报、典型示范等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任务和工作举措尽早尽快落地、取得实际成效。三是建立业务现场值守机制,畅通应急保障协调渠道,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及时协调解决RCEP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三)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落实能力。一是建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等公共平台,通过制定RCEP全链条全流程“一站式”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开通RCEP咨询服务热线和窗口等方式,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二是多部门联合举办系列培训宣介,通过制作RCEP宣传手册、组建培训师资库、培养种子培训师、发布最佳实践案例、打造“RCEP惠企业”百场万企系列政策宣讲品牌等行动,指导企业更好熟悉和利用RCEP规则。三是强化调查研究为RCEP实施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充分调动专家和智库力量,通过协定研究、问卷调查、加强监测、国别分析等方式,为本地政策制定、精准培训、完善服务保障、深挖规则红利等提供依据参考。
二、聚焦货物贸易,护航企业用足用好优惠规则
(一)健全支持体系,助力企业精准享受优惠关税。一是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和RCEP国别市场机遇,与有关单位联合梳理印发对RCEP成员进口立即零关税、出口立即零关税和潜在优势商品“三张清单”,为企业精准查找和择优匹配选用最佳协定税率、定位进出口国别提供参考。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政府公共服务网站等平台,实现自贸协定规则查询、智能商品归类和原产地规则分析等功能同步运行,为企业提供在线数据查询和咨询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企业使用关税优惠政策难度,提升企业享惠便利度。
(二)提高服务水平,联合海关等单位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原产地相关规则。一是深入指导企业灵活运用原产地累积规则,通过先采购中间产品降低进口成本,在国内加工成成品外销域内市场,享受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关税“双减让”,推动地方深度参与RCEP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二是精准帮扶企业,积极与有关单位协调解决未及时获得外方原产地证明、RCEP成员不认可原产地证明等企业享惠中的具体问题。三是通过将RCEP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服务终端延伸至政府服务大厅等措施,为企业办理原产地签证提供更加周到便利的服务。
(三)加强便利化水平,助企享受更多通关便利。一是深化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协同海关通过建设“重点信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