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正在逐步发布2024年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按照“小升初”安排,从5月28日开始,杭州将进行小学应届毕业生信息确认和“个别生”信息网上登记。
不过,打开杭州市教育局创办的“入学早知道”系统,可以看到杭州公办小学和初中2024年入学预警信息:2024年,杭州至少有107所小学、33所初中出现了红色预警,这意味着户籍生人数超过了学校的招生计划。
2023年是杭州小学的生源洪峰。受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杭州2023年小学入学人数骤增,达到约15.4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增幅达23%,创历史新高。再过4—5年,新一波生源洪峰将席卷杭州初中;再过3年,则是高中入学的“迎峰期”。
杭州面对的学位缺口压力,不仅仅是由出生人口高峰带来的,也来自于人口的持续流入带来的城市短期公共教育资源紧缺。2024年杭州两会正式官宣,杭州从特大城市迈入超大城市,这一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城市如何应对生源的洪峰传导?直面基础教育的学位“缺口”,杭州采取硬件和软件“两手抓”,根据人口分布引导新校“扩容”,也在集团化办学方面探索“杭州经验”。
杭州人口增长带来生源洪峰2017年是“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第二年,也是中国的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转升为降”的重要拐点。
由于2016、2017年是本世纪以来的出生人口高峰年,由此推算,2019、2020年是幼儿园入园高峰,2022、2023年是小学入学高峰。
这也意味着,2023年小学生源洪峰逐渐向下一阶段转移。2028、2029年是初中入学高峰,2031、2032年是高中入学高峰。不过,入学人数高峰和在校生高峰并不是一回事,只要毕业生人数少于新入学的学生人数,在校生将持续增长,这对于城市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个考验。
除了整体人口出生变化带来的入学高峰,城市人口增长本身也带来上学压力,尤其是外来人口流入带来了公共教育资源的紧张。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为1193.6万人,与2010年六普的87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23.6人,增长37.19%,也是十年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最快的二十座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252.2万人,同比2022年末增长了约14.6万人。
一个数据能够清晰说明杭州基础教育面临的压力:根据202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杭州普通高中101所,在校学生14.5万人;初中307所,在校学生29.4万人;小学515所,在校学生76.2万人。
10年之前的2013年,杭州共有小学419所,在校学生48.35万人;初中241所,在校学生21.35万人;普通高中70所,在校学生11.39万人。换句话说,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过去10年杭州在校生都快速增长,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增长超过50%。
杭州是我国城市化变迁的典型城市案例。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学龄人口流入,也带来了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紧张、基础教育学位不足。如何破解区域学龄人口集聚对地区教育发展带来的冲击,对城市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俞晓东2023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文提出,把握学龄人口增加的区域特征,杭州市学龄人口增加情况体现为人口快速增加与学位供给成为新的民生问题,学位短缺问题从学前教育开始向小学、中学阶段延伸;人口快速增长集中在经济社会发达区域,人口变化导致这些区域基础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针对学位短缺这一问题,杭州连续5年把新建学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根据今年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公布清单,今年全市计划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学位6万个。
在新建校园的类型上,前两年,幼儿园的入园人数增长势头明显,杭州幼儿园的建设体量比较大。2023年,杭州新建中小学、幼儿园98所,新增学位8.4万个,为二孩小学入学高峰做好硬件准备。
随着幼儿园的生源洪峰开始向小学、初中传导,今年杭州新建校园中,中小学的比重增大。2023年杭州计划建28所中小学,2024年则增加到36所。
对比各区新建学校的情况,今年余杭区中小学的增量最大,共有六所学校,其中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就占了4所。
家住杭州市拱墅区的吴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的女儿在阿里巴巴工作,之前在考虑到居住环境好、上班方便就在良渚买了房子居住,随着女儿的孩子逐渐到了上学年龄,全家计划在主城区再买一套房子给孩子上学用,“毕竟主城区的教育资源和学位还是比郊区好太多了。”
学位“补缺口”和集团化趋势作为城市基建的优先项目,教育往往要优先布局、优先建设、优先投入。
杭州本轮校园基建主要是针对薄弱区块,确保教育配套供给。由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快的区域人口增速越明显,滨江、钱塘、萧山、余杭、临平等区域人口增幅大大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相比之下,教育资源供给则慢了一拍。
人口变化导致余杭、萧山、临平、滨江四个区小学学位数缺口占全市主要部分,即出现了区域性的“入学难”。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杭州绝大部分新建学校项目落在了人口流入多、流入人口年轻化的区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