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自媒体认为,日本汇率属于美国菜单上的一道小菜,说明美国在收割日本。他们认为日元汇率在过山车般地剧烈变动,继续贬值会成为大概率的事。
说是“收割”,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美国借机并购日本企业的具体事例,也拿不出日本企业受日元贬值的影响而发生订单不足、倒产等现象作佐证。
日本政局确实不稳,但和汇率、经济无关,主要是岸田文雄政权太过无能,早已失去了民心的支持。
日本不是今天的越南、埃及,更不是1998年的韩国、泰国。想“收割”日本并非易事,反而是日本跨国大企业在这轮日元贬值中赚得盆满钵满。
日本因二三十年来物价下滑、员工工资长期不能提升而出现了投资疲软现象,但现在终于迎来了转机。日元汇率雨疏风骤,让日本经济绿肥红瘦,简单地用“收割”一词来描述日本经济,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一个国家汇率的贬值,特别是比较快速地贬值,绝对是该国经济发展疲软的结果。好几位日本的经济评论家对笔者说:“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长期失落的最直接的表现。”
不过,这里的失落并不代表被“收割”。
另一方面,如果日元不贬值,日本也确实难以走出长期失落的困境。在这轮日元贬值过程中,日本舆论总体对贬值持中立态度,顶多有一些维持汇率稳定的呼声。
换句话说,在今天的日本舆论是认可日元贬值的,一定程度上是容忍日元继续下调的。
我们在这里不准备对日元贬值与日本经济的关系做太多的分析,仅从企业的角度,对到目前为止的日元汇率影响做一些归纳,并对未来的日元走势做简单的预测,为客观、冷静地分析日元汇率、日本企业、日本经济提供一点参考。
01
放任日元贬值,因贬值而改变日本宏观经济
我们看一下日元汇率从2010年到2024年的变化情况。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大量资金需要从国外回到日本,出现了空前的日元汇率升值的现象,2011年甚至出现了1美元兑换75日元的情况。
重大的自然灾害加上人为造成的核电事故,不可能让日本经济走向繁荣昌盛,很快,日本汇率开始一路走低,到2015年跌到了130日元阶段,之后稳定在120日元上下后,2022年再度下滑,2024年4月29日,1美元已经能够兑换160日元。
经日本政府干预后,日元再度走高,5月2日升到了151日元,5月20日再度回落到了155日元。
2024年5月前后,日本政府两次干预了汇率市场。从日本媒体报道看,第一次为4月29日。
这天,日元汇率下滑到了34年前的水平,为1美元兑换160日元。日本政府选择只做不说的方式,拿出5万亿日元(约32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后,迅速将汇率打回到了153日元。
紧接着,在5月2日,再度使用3万亿日元(约192亿美元),将汇率一时打压在了151日元上。
在汇率极度动摇的时候,国家有权力干涉,但干涉并非无限制、无条件,半年内最多只能干涉3次。
日本在五月连休前后,紧锣密鼓地用8万亿日元以上的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让日本今后半年能动用的机会只剩下一次,更重要的是,日元汇率的下调并未因国家的干涉而发生改变。
从银行、证券方面的日方专家发言看,日本经济界对2024年日元汇率的风险预测值在160~185日元之间。日元升值的可能性要低于贬值的可能性。
日本银行总裁植田和男一直认为,日元的贬值并未动摇日本物价,通胀率维持在2%左右,与国家设定的通胀率基本吻合,这个时候可以静观汇率的变动。
5月7日,岸田文雄首相与植田有个单独面谈的时间,大概是受到了岸田的影响,从这个时候植田开始“重视”汇率问题,说:“(我和首相会面)确认了对于最近的日元贬值,日本央行在政策运营方面要有十分重视的态度。”
日本央行不怕日元贬值的另一个理由是手头握有200万亿日元(约128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及现金(外汇储备),其中国债约占了77%,现金大约占比为12%。
直接使用美元现金,或者卖掉一部分美国国债购买日元,在日元升值时保有美元现金或者国债,到了日元贬值时将美元现金或者国债用来买入日元,这一进一出,让日本政府获益颇多。
从日本国会政治家的讨论内容看,进进出出至少数万亿日元的盈利能转到了政府手中。执政的自民党中,一些议员希望用这个利润扩充军备,在野党希望用来改善民生。这和现在的越南、1998年的韩国大为不同。
今天的越南总的外汇储备不到100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的资金有限。1998年韩国的外汇储备仅仅为500亿美元多一点,根本不能抵挡外汇市场的风险。
我们看到,本次美元升值,美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货币贬值时,越南、埃及等GDP规模较小的国家,出现了极为艰难的局面。
越南、埃及的货币贬值后,造成外资撤退、股市崩塌、银行面临破产等一系列经济困局,但这样的困局并未出现在日本。相反,在这轮日元汇率下调的过程中,外资进军日本市场,且并非并购日企,而是对日企大规模投资。
日本股市出现了少有的热烈景象。在过去六个月里,日经平均股价从2023年12月4日的32164日元,提升到2024年4月3日的40937日元后,现在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