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低调修改信息——雷海潮已任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原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已不在委领导信息栏。
关于此次换届,卫健系统内部传言已久,此次公布,算是最终人选的靴子落地,消息并不突然。
一位熟悉国家卫健委的相关人士告诉《健闻咨询》,4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内部干部会议,司长以上级别官员参加,“雷海潮任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一职的消息,据说是在4月30日的会上宣布的。”
多位受访者都认同,雷海潮是“学者型官员”。在中国知网上,雷海潮署名的论文有百余篇。通读他论文的主题,可以找到他多年的研究方向涉及公立医院改革、慢病治疗、公共卫生、医疗器械配置等卫生政策相关话题。
一位接近国家卫健委的资深人士向《健闻咨询》评价道,“雷海潮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卫生经济学理论和改革实践经验的干部。他在卫生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功底深厚,这毋庸置疑。”
从中央到地方,再回到中央
回顾雷海潮的履历,他的职业生涯遵循了从中央到地方,再回到中央的轨迹。
自2004年9月起,雷海潮就在原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二处担任副处长、处长职务。
前述接近国家卫健委的资深人士透露,雷海潮在政策法规司工作期间,曾直接参与了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设计。“那时,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是牵头人,政策法规司的工作人员参与制定方案。雷海潮在当时的岗位上,也恰好有卫生经济学的背景,全程参与了方案。”
一直到2010年7月,雷海潮被调任原北京卫生局,担任副局长。
此后,雷海潮便一直在北京市卫生系统,而他所在的机构也历经两次组织机构改革,由曾经的北京市卫生局,变为北京市卫计委,再变为如今的北京市卫健委。而雷海潮也在2018年由“副”转“正”,担任北京市卫计委主任和北京市卫健委主任。
直到2020年,在北京市卫生系统工作长达10年后,升任地方卫健委“一把手”仅两年的雷海潮重新回到了中央,担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一职。
2020年11月10日,据人社部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中任命雷海潮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其实,在同年11月6日的新闻里,雷海潮就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的身份出现了,而当时新疆喀什地区正出现新冠疫情,这波疫情后来被描述为“来势汹汹”。当时,据《新疆日报》2020年11月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日~5日到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雷海潮陪同调研。
而在2020年5月的新闻报道中,雷海潮的身份还是北京市卫健委主任。直到同年11月6日,北京市卫健委官网的一篇新闻报道仍称雷海潮为北京市卫健委主任。
如今看来,2020年11月雷海潮回归中央的调任并不高调。
一位疾控人士向《健闻咨询》表示,这可能说明雷海潮早在2020年10月便接受了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和党组成员的任命,并于同年11月6日由《新疆日报》以疫情新闻的形式进行披露。
在此基础上,雷海潮可能同时兼任了北京市卫健委主任一职一段时间。从重叠时间上猜测,雷海潮升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或许带着临危受命的意味”。
此后,雷海潮回归中央,担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并分管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基层卫生健康司、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从中央到地方,再回到中央履职的职业轨迹中,媒体和业界提及雷海潮时,也常带着另一标签——“年轻”。
2020年,52岁的雷海潮履新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时,被媒体称为国家卫健委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副主任”。时至今日,56岁的雷海潮再次履新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再次被媒体描述为国家卫健委领导层中“最为年轻的”。
回顾雷海潮的履历,“年轻”二字也穿插其中。
2010年7日,担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由正处级升为副厅级,时年42岁;2017年5月,任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晋升正厅级,相隔7年,时年49岁;2020年10月,担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由正厅级升为副部级,相隔2年,时年52岁;2024年5月,担任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相隔4年,时年56岁。
中国社科院博士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曾提及,如果到了45岁还没有被提拔为县处级领导,仕途基本要终止。雷海潮担任副厅级干部时,年仅42岁。
改革年代
除了起步时曾在家乡德州市人民医院任职外,雷海潮的履职地一直在北京。
1999年,博士毕业后的雷海潮来到北京。在这里,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和全国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逐步成为业内公认的卫生经济学专家;随后在国家卫健委,他参与起草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见证新医改的整个进程。
或许“纸上得来终觉浅”,雷海潮决定亲身投入地方医疗卫生改革实践中。2010年,恰逢北京向社会公开选拔241名局处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时年42岁的雷海潮,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顺利“考取”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一职。
担任副局长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