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中国工厂"漫步": 中德在绿色转型中扩大合作
时间:2024-04-1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结束了两大经济中心城市重庆和上海的行程后,二度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4月15日晚抵达北京,继续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这也是朔尔茨担任德国总理以来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

14日上午,朔尔茨乘飞机抵达重庆,开始对华正式访问。中德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据了解,此次随团来华访问的还有德国重量级的经济代表团,其中包括多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

据央视新闻,15日在上海期间,朔尔茨会见了外贸商会代表,与同济大学学生举行了讨论会,并参观了德国企业科思创(Covestro)的创新中心。

“交流会的总体气氛特别好,朔尔茨与学生的互动感很强。”参加讨论会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婧老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1个小时左右的交流中,大家讨论的涉及面很广,包括中德经贸合作、科技合作,包括体育在内的人文交流,也有具体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德国基础设施、对上海的印象,还有对中国美食的印象等。”从现场的观察来看,郭婧认为,通过交流,德方对中国大学生的关注点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2021年接替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前,朔尔茨曾担任汉堡市长长达8年。“朔尔茨此行还特意提到了德国汉堡与中国上海两市之间的友城关系。”德国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汉堡与上海的交流源远流长,这也反映出德国与中国的往来历史悠久。

绿色技术合作

德国是对华投资金额和项目最多的欧盟国家。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2634个,实际使用金额42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等。

除了传统的汽车以及制造业投资,如今,绿色、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中德合作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15日,朔尔茨来到德国材料制造企业科思创,这也是他此次上海之行到访的唯一一家企业。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Dr.MarkusSteilemann)已提前一天“就位”并准备就绪,与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及中国团队一起,在科思创亚太区创新中心静候总理和代表团的到来。

施乐文表示,“我们在华数十载的发展历程是中德合作精神的缩影,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朔尔茨总理和代表团15日下午一点半左右来的,在科思创亚太区创新中心参观了大约45分钟。”雷焕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45分钟里,她和全球首席执行官一起介绍了公司在中国的投入和中国机遇。在这里,科思创为电动出行、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和建筑等市场开发可持续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作为科思创全球三大创新枢纽之一,上海的亚太创新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研发支持,通过高科技塑料研发助力中国绿色转型,推动全球的循环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科思创中国市场销售额约为31亿欧元。截至2023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超过40亿欧元。科思创在大中华区共拥有10个生产基地、一个亚太区创新中心。其中,科思创在上海设有综合性地区总部。此外,上海还是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的所在地。

“首先,我们在中国投入了很多,中国也是我们在全球很大且极为重要的市场,所以我们在中国有非常多值得展示的案例和亮点。其次,作为德国的企业,我们一直是在全球合理布局的情况下,寻求相互的借力与合作。”雷焕丽对记者表示,公司的全循环愿景和大部分实践,都与中国高质量发展及“双碳”目标高度契合,“比如中国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提升工业能力等方面都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我们的材料专长拥有着巨大的机会”。同时,作为全球化发展的企业,他们深知市场的开拓与创新技术的发展,是需要也可以互相借力的,“比如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是在德国,而应用场景是在中国,目前我们机械回收的第一家工厂已经在中国投产了。化学回收技术在中国循环生态系统的建设也在加速往前推进”。

德国经济研究所(IW)4月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德国努力向其他市场多元化拓展,但在一些产品和原材料方面仍高度依赖中国。报告写道,2022~2023年期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量减少近五分之一,但一些产品类别所占份额几乎没有变化,其中包括化学品、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德国这些产品的进口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在某些产品类别,比如药品和稀土,类似钪和钇,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甚至有所提高。”

在重庆期间,朔尔茨参观了中德合资的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以及中德水监测项目。朔尔茨表示,德中企业在“氢”技术领域的合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德方愿继续深化德中友好交往,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德国也希望实现比较激进的环保目标,从他此行参观的企业来看,体现了德方对新能源、气候保护领域中中德合作的重视,未来双方可在新能源或者基础研发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为全球未来发展注入亟需的动力

朔尔茨在2011~2018年担任汉堡市长期间两度到访北京和上海,力推汉堡港与中国市场的合作。2022年访华前,正是朔尔茨力排众议,支持中资入股汉堡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