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简称“咨委会”)三周年系列活动于4月16日在南沙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咨委会顾问梁振英率委员及专家一行到访南沙,出席咨委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咨委会第二届委员专家聘任仪式,并实地考察南沙庆盛TOD项目、港式国际化社区、中科宇航、巨湾技研等,多角度了解南沙的开发建设情况,为南沙下一步开发开放积极建言献策。
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咨委会秘书长谢伟从广泛汇聚智慧力量、聚焦落实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宣传效能等方面回顾了咨委会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咨委会是南沙深化与香港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创设品牌活动、做强专业性协会集群,为南沙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力量,并在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对外开放、城市规划和民生等领域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咨委会促成粤港物流等20多项粤港澳合作目前,14个专项工作组高效运作,咨委会服务中心集聚30家香港会员机构,推动粤港物流合作、食品行业对接、港式养老服务、生物科技研发、跨境医疗合作等领域逾20项粤港合作成果;推动港式国际化社区、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中医药材交易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保护与数据跨境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落地落实,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咨委会成立以来,推出的“G2B”(政商交流合作)做法,有效解决了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相互不知道”的问题。梁振英表示,咨委会作为一个创新性合作交流机制,三年来着力于拓宽粤港合作深度广度,充分挖掘两地合作优势领域,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粤港两地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接下来,希望咨委会委员、专家围绕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持续建言献策,以“香港所长”“南沙所能”服务“国家所需”,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上,举行了咨委会第二届委员专家聘任仪式,进一步壮大了咨委会“思想库”“参谋部”“超级联系人”的力量,为咨委会进一步释放机制优势提供动能,助推南沙与香港的合作走深走实。委员及专家围绕商贸交流、科技创新、跨境医疗、航运物流、专业服务、青年创新创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如何进一步深化南沙与香港合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表示,三年来在咨委会顾问、委员及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咨委会作用不断彰显,各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资源集聚能力持续增强。接下来,南沙将进一步发挥咨委会机制平台优势,把握近期出台的《南沙意见》《南沙条例》等多项政策叠加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以高效“执行力”将委员的“智慧力”转化为持续推动南沙与香港合作、与国际接轨的“行动力”,将南沙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战略性平台。
当天,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黄武,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阎武,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龚海杰,咨委会主任委员岳毅,南沙区政协主席翁殊武,咨委会委员及专家代表等逾70名嘉宾参加活动。会议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阮晓红主持,咨委会专项工作组南沙组长江效民、邢桦、吴超、林少礼、欧阳健华出席。
专家建议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吸引国际人才融合香港经验的国际一流城市规划项目已成为南沙城市面貌的新一。据介绍,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正式开学,二期扩建项目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港式国际化社区一期居住地块开工建设,港式金牌全科门诊部、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已为4000余人次提供港式医疗服务,港式消费、港味生活的氛围日渐浓厚。
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李建华表示,南沙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作为城市规划的负责委员,在过去这一年看到很多在前期提的一些项目跟配套一步一步地落实,特别是庆盛的发展已经慢慢成熟,将来如果两地的人才要选择在南沙工作,或者在香港工作,这个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庆盛站可作为南沙将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跟香港联系的门户。对于未来合作思路,他认为,一是通过这次港式国际社区规划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区域,二是建议在吸引人才方面,除了给工作机遇以外,在生活和城市的质量上面也需要提高到国际化的水平,咨委会也将继续提供更多优秀的香港经验与南沙交流。
在“软联通”方面,目前南沙与香港在法律、会计、建筑、卫生等专业服务领域深化交流合作,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访问境外网络资源和数据跨境需求,获得了中央网信办批复并开通运行,“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保护与数据跨境服务平台”上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利用南沙平台与香港合作发展互补型、差异化、错位发展的双总部经济和功能性分支,是南沙下一步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具体来看,在人才培育、基础研究合作、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等方式,打造聚集知识型的城市,推动南沙成为创新的策源地。此外,南沙还可以通过全面深化与港澳合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