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商事仲裁品牌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4-03-1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打造一个便利、高效、快捷、国际化的商事仲裁制度,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系统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优化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根据相关授权,探索在浦东新区注册的涉外商事纠纷当事人自主约定在浦东新区内适用特定仲裁规则,由特定仲裁人员对有关争议进行仲裁。如何建立具有地区引领性的国际商事仲裁品牌,构建好制度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商事争议解决平台,优化本土营商环境,成为备受瞩目的新课题。

一、商事仲裁具备独特优势

2023年,上海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数量突破10000件,处理的争议标的超1000亿元,并引入了全国首家外国仲裁机构设立的业务机构。

商事仲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相较将纠纷诉诸法院,仲裁要求当事人之间必须事先或至少在发生纠纷时,达成将案件交于某一仲裁机构或以某种形式进行仲裁的协议。仲裁案件由仲裁员进行审理,具体案件的审理方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选择的仲裁机构或者彼此的约定。因此,仲裁案件在程序上更依赖于当事人的约定,在机构的选择、仲裁员的选择及程序上更具有灵活性。

相较传统的诉讼解决机制,仲裁制度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深刻地影响着商事主体对于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使仲裁成为一些国际商事纠纷的首选解决机制。

第一,仲裁制度具有保密性的优势。商事纠纷往往涉及企业的重大投融资或经营决策,为了避免企业经营信息的不必要泄露,不少企业在选择争议解决方式时往往将保密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仲裁方面,国际通行做法是对仲裁案件保密,包括仲裁程序及最后的裁决文书在内均有保密性的要求,参与人及仲裁机构均不能泄露,因此能够很好地满足商事主体对于其商业安排和纠纷保密性的需要。

第二,仲裁制度在不同国家的承认与执行方面具备优势。国际商事纠纷往往涉及多国不同的主体,裁判文书如何在不同国家有效执行,成为一道棘手的问题。各国法院裁判文书的执行须以国与国间签署的条约为基础,仲裁裁决的执行是根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进行的,包括中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在国际社会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承认与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法律框架,促进了国际贸易与投资。

第三,通行的仲裁规则通常赋予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的权利。因此,当事人有机会在仲裁案件中选择熟悉系争业务、系争事项的人员作为仲裁员来裁决案件,这一点与诉讼解决有所不同。在诉讼案件中,由法院指定或分配的法官虽然是法律上的专业人士,但是未必具备系争案件的商业或者行业知识,未必能够深入地理解双方商业上的考虑和需求。鉴于这一点考虑,仲裁在商事争议解决中更具有优势。

二、打造地区仲裁品牌,构建制度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由于仲裁制度是一种基于当事人之间合意及约定的争议解决制度,理论上说,除法律限制事项外,当事人可将争议交付给任何一家有权利承接该案件的仲裁机构。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往往存在着当事人将他们的仲裁纠纷交给其他国家的商事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的情况。这正是基于对该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的信任。在这些案例中,地区商事仲裁品牌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虽然不乏统一国际仲裁制度的呼声和尝试,但仲裁制度作为一种人为指定的争议解决制度,不同地区的商事仲裁制度的立意、设计和执行都不可避免地体现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底层逻辑。因此,在一地经营的当事人,在另一地接受商事仲裁时常常面临“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也会影响未来案件在本土执行的前景。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本土仲裁品牌是否具有国际话语权,将成为经营国际业务的主体在考察营商环境时须考虑的课题。

因此,涉外商事纠纷在何处解决以及如何解决,构成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涉外商事仲裁制度体系,在国际仲裁领域构建中国仲裁品牌,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的司法竞争力和话语权,有利于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改革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先行者。2022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到2025年初步建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的目标。2023年11月,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对于优化涉外商事仲裁机制提供了法治保障。2023年12月,“亚太国际仲裁中心大厦”顺利交付。浦东新区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化涉外商事仲裁机制的具体改革发展方向,该机制改革构想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化发展整体趋势。在国际仲裁机构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本土涉外仲裁机制如何打造中国品牌?如何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将更多涉外案件交由本土仲裁机构解决?下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