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技能人才培养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时间:2024-03-0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促进科、产、教资源要素整合,加快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支持有需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养技能人才;创新企业用工机制吸引高技能人才稳岗建功……围绕技能人才培养和留用,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

搭建共享实训平台

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工程师规模达到2000余万人,仍难以满足制造强国建设的需求,建议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

方守恩表示,从占劳动力比重来看,目前我国工程师占劳动力的比重为2.4%,低于美国、欧盟;从制造业工程师占比来看,我国制造业中工程师占比仅为3.6%,低于德国23.2%、欧盟14.2%的水平;从工程师供给趋势上看,先导产业工程师供给严重不足。以上海为例,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关键领域的14个重点领域有175类紧缺人才。

“当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平台普遍存在小、散、虚的问题,企业加强与学校协同、深度参与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实际生产接轨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基地较少,难以支撑规模化高质量人才实训。”方守恩说,企业参与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是造成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缺口的一大重要原因。

此外,社会对工程师认同感不强,工程师自身荣誉感不强。工程师教育同质化,甚至错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快速发展等,这些问题都给现有培养体系带来了挑战。

为加快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方守恩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带动,营造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加快促进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产业政策、产业需求前景带动工程师人才供给。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加大对国家急需紧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支持。强化完善工程技术职务体系,大力提高荣誉和薪酬,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

第二,有组织地建立优质的、共建共享的工程师实训平台,强化产教融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出台政策,将企业参与高校工程师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责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共同设立大学课程、行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为高校提供科研创新的问题需求、项目源头和支持要素,开辟产教融合知识产权绿色通道,构建产教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机制,保护企业在产教融合创造的知识产权。建立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标准体系,支持高校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把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面向需求,建立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工程领域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大学以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建立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的合作,建立工程教育和专业国际认证,在关键领域提前做好人才培养的全球布局与储备,做好与国际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

优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政策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围绕优化产教融合政策机制、保障民营企业权益、加快推进“城市矿山”再生铜铝示范基地建设等,提出建议。

结合产教融合政策体系、资源适配率所存在的问题,胡德兆建议: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鼓励先行先试,鼓励市场经营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二是建立规范评价指标,鼓励高职院校购买行业龙头的优质实习实训、培训、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等服务,将市场机制融入人才培养渠道,提升产教融合度和资源适配度;三是实现校企资源互利共享、增值赋能,促进科、产、教资源要素整合,加快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

胡德兆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将进一步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民营企业司法保障力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提高民营企业权益保护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胡德兆建议,继续出台相关措施,提升对企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政策直达快享和政策兑现、深化合规整改、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搭建产业链对接供需平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企业权益,提升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

此外,胡德兆还建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加快推进再生铜铝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考核体系;二是推动供销社建立全国性再生资源统购统销平台;三是鼓励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先行先试,实施一批典型示范工程项目,引导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