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抓开局 上海奉贤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4-03-08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2024年,对地处上海南部的奉贤区来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奉贤区立足“四个放在”,服务“五个中心”,创新突破抓开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在此前召开的研究奉贤区2024年“开门红”工作事宜专题会议上指出,今年一季度伊始,我们要有紧迫感,不能等、不能慢,摈弃“歇歇脚、缓一缓”的懈怠,抢先抓早、争分夺秒,迅速掀起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的热潮。

劲头不松

高质量落实一季度“开门红”

记者了解到,2024年奉贤区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对此,袁泉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各街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好落实、敢作善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前瞻性,把压力变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进促稳,准确把握工作节奏,确保全年工作有序平稳推进,为奋力谱写奉贤新篇章贡献力量。

在招商引资拓增量方面,奉贤区将坚持配套项目招商和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的原则,沿着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对符合奉贤产业特色、落地可能性较大的好项目紧盯不放,对落地区域不合适的项目,区内优先协调,不断夯实奉贤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此外,奉贤区还重点关注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推动工业上楼,发挥“链主”企业优势,想方设法吸引其上下游伙伴,形成龙头带动、成链成群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奉贤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激活创新动力,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4.71亿元,可比增长3.4%。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31.2亿元,同比增长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1.4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21.2%。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80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排名郊区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211.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3.3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600元,同比增长7.8%。

“2023年,面临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表示,要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保持发展势头,细化经济任务分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奋力一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落实落细各项经济指标,千方百计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增强做好2024年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助力奉贤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力以赴

高标准促进项目落地

记者获悉,2023年奉贤区着力完善产业布局,瞄准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坚持招大引强、量质并举,同时出台“基金+基地”系列政策,参与成立各类基金20多个、总规模超200亿元,加大对具有底层技术、颠覆项目企业的服务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全力呵护、全面支持。全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214家,累计达747家。

具体来看,化妆品产业方面,奉贤区集聚了上海1/3以上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市场销售额占比超40%,产业规模接近700亿元,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超338亿元,是上海规模最大、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化妆品产业集聚地之一,荣获“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称号。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集聚了药明生物、君实生物、伯杰医疗、兆维生物等500余家企业,2023年产值226亿元,位居全市第三。新能源汽车方面,瑞庭时代、均胜、赛科利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布局,全年产值近500亿元。新材料方面,汇聚了科思创、巴斯夫、亨斯迈等全球知名新材料企业,全年产值161亿元。数字经济方面,打造了“数字江海”“智行生态谷”等特色园区,产值近200亿元。

“重大项目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动力源’。要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形成项目提速、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袁泉指出,要找准好项目,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看数量更看质量效益,看体量更看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看财税贡献更看带动引领效应,看当下产出更看未来竞争力,既高度关注、积极推进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也关注、推进体量虽然不大但能够打通末梢和畅通循环且利在长远的项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重点关注具有‘核爆点’的颠覆性项目,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关注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特别是在通用人工智能、通用生物技术、通用材料技术上有结合点、创新点的项目;关注延链补链强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