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多个积极信号!快看最新解读→
时间:2024-03-06 00:00:00来自:期货日报字号:T  T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作出部署,回应了各方关切,释放了多个积极信号。

业内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坚持高质量发展和稳经济并重,着重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与此同时,报告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反映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

经济增长目标在5%左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对于今年继续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分析普遍认为符合市场预期,既体现了政策预期管理保持稳定性、一致性和持续性,以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信心,也释放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积极信号。

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魏刚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在去年增长5.2%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经济实现5%左右增长的目标的难度是有的,反映出决策层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对今年经济增长仍有较高要求。

永安期货研究中心宏观团队认为,整体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稳步向好回升的轨道,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处于转换阶段。维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变,体现了高层对于经济继续回升、地方债务和房企等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信心。

“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以进促稳’,意味着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保持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

财政支出力度增强,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南华期货研究团队分析认为,去年10月底超发的万亿元国债大部分结余将在今年使用,同时还有新增PSL,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发行规模达到3500亿元,再加上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广义财政扩张较为明显。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基调不变,‘适度加力’是由当前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仍未根本提振的形势决定的,是顺势而为。同时,更加强调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效率,稳妥、标本兼治化解债务风险,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下阶段的重要任务。”国投安信期货宏观分析师靳顺柔子说。

在王青看来,2024年财政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增长取向,能够保障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7%左右的较高水平,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造成的影响,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强调“适度”和“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魏刚认为,相比上一年的“精准有力”,今年的货币政策更强调“适度”和“有效”,预计今年更看重提升货币政策的效能,发挥货币政策对结构的调节作用。今年货币政策或以结构性宽松为主,更多通过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

在上海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看来,报告提出的“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一新定调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要同时支持物价回升以及经济增速向潜在增速回归,尤其是支持物价回升。

“今年降准、降息仍有发力空间,预计央行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也将给予更多支持。”靳顺柔子说。

永安期货研究中心宏观团队表示,央行料将出台政策以配合财政加力,在量上通过PSL、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大工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新能源、半导体、新基建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物价来看,今年物价水平的恢复仍有赖于需求的进一步回升,在实际利率水平偏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有望通过政策利率的下调进一步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相关新兴产业或迎利好

今年,“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