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划重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10大经济看点
时间:2024-03-0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关注点:

1.GDP增速目标5%左右经济增速目标是综合性指标,是各界最为关注的内容。2019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是6%—6.5%;因为疫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2020没有设定GDP增速目标;2021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2022的经济增速目标为5.5%左右,但因为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全年经济增速与年初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为5%左右,最终全年经济增速为5.2%,略高于目标增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速目标在5%左右。究其原因,第一,5%的目标增速与近年目标保持了连续性。第二,5%的目标增速和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相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据研究机构测算,“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经济增速在5.5%左右。人民银行2021年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测算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5.7%,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第三,目标增速的设置还需要考虑中长期规划。按照此前规划的中长期目标,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一些研究机构测算,这意味着2020年-2035年年均增速为4.73%,“十四五”期间增速要力争实现5%左右的增速。

考虑到基数变化,2024年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难度相比2023年明显增加,财政政策已明显加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2.今后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这将是第四次发行特别国债。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发行特别国债:第一次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1998年8月,财政部宣布发行期限为30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专项用于补充四大银行资本金,以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第二次用于购买外汇注资中投。2007年6月,财政部经授权,宣布将发行20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注资中投公司。

第三次用于抗疫等相关支出。2020年发行了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主要投向基建项目,3000亿元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总体来看,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其逻辑在于特别国债投向领域需产生收益,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或资产与之对应,以对应的收益偿还债务。

今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地方正谋划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支持方向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将投向上述领域,后续需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及发行时间。

3.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率也是市场关注的目标,其等于赤字/GDP,中国赤字率长期低于或者等于3%的水平。2020年赤字率首度突破3%达到3.6%,2021年降至3.2%,2022年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结存利润,赤字率下降至2.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赤字率为3%,不过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预算调整,增发万亿国债后赤字率达到3.8%。

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相比去年回落0.8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4.06万亿,相比去年下降0.82万亿。但考虑到去年增发的万亿国债大部分在今年使用以及今年将发行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措施,今年政府债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要强于去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4.06万亿的赤字规模及3%的赤字率隐含2024年名义GDP增速要达到7.3%左右。

4.专项债额度增加1000亿至3.9万亿专项债需投向有收益的项目,偿债来源为项目所对应的专项收入或政府性基金收入,因此专项债不计入赤字,其规模不受赤字率的约束。

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此后额度稳步扩大。2020年新增专项债限额首度达到3.75万亿,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为3.65万亿、3.65万亿、3.8万亿。其中,2022年首度盘活5000亿结存限制,由此带动全年额度扩大至4.15万亿元。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使用对稳投资、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客观上也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一方面实现5%的经济增速仍需专项债发力,前期开工的专项债项目后续仍需资金支持,这就要求专项债维持一定规模;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落入警戒区间,这要求地方债尤其专项债放慢扩张步伐。

5.社融、M2的锚出现重大变化一般而言,M2及社融增速与GDP增速、赤字率都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据记者梳理,2009年M2开始设定量化数值目标,2011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