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18-2.24)春节假期结束,技术、商业和合规监管动态都迎来一系列发展。
平台经济和监管方面,人社部连续发文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纳入最低工资保障;互联互通大幕拉开四年后,淘宝打通微信支付。
反垄断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启动;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即将发布;国务院出手治理乱罚款,“营商环境”成为开年热词。
知识产权方面,薛之谦屏摄风波后,盗录、盗直播等问题引发讨论。
人工智能上,AI付费课程引争议,李一舟相关课程遭下架。
海外动态频频,欧盟正式调查TikTok,或面临高额罚款;涉嫌违反欧盟竞争法规,苹果或将面临近40亿元天价罚单;Google发布开源大模型Gemma;StableDiffusion3预览版发布。
一、平台经济和监管1、人社部连续发文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人社部近日连发3份文件,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根据这些最新政策,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同时,平台企业要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等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
南财点评:劳动法适用于持续稳定的劳动关系,而灵活就业长期游离于劳动法的保障范围之外。三份文件肯定了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的灵活性和弹性,给予他们必要的劳动权益保障,引导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2、互联互通大幕拉开四年后,淘宝打通微信支付
近日,多名网友发现部分淘宝订单可直接跳转至微信支付进行付款,互联网大厂之间的互联互通似乎往前又进了一步。自2008年淘宝封禁百度以来,头部平台企业彼此切断访问链接,构建“围墙花园”。2021年9月,工信部召开发布会,强调“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互联互通定下基调。在这之后,微信在私聊场景中解除对淘宝、天猫、抖音等网址链接的屏蔽措施,阿里妈妈与腾讯广告进一步深化合作,互联互通大幕下开展了诸多行动。
南财点评:在宏观反垄断的叙事背景下,互联互通是最重要的一步棋。而在当下,互联互通更多体现的是商业逻辑的变化——行业竞争已经由用户增量竞争,转变为对存量价值的进一步发掘。这一点对于用户量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超大型平台公司,尤其明显。
需要关注的是,“互联互通”本质上应该基于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互联网行业发展逻辑。应保证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平台的权益获得有效保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改变大型平台的公平扭曲。
二、反垄断1、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启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成关注重点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对立法的意见建议。会上,司法部部长贺荣强调,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会议还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问题。
南财点评:近年来,针对民营经济专门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央各部委、两高等司法机构密集出台促进民企发展的政策、文件,多地也已出台了地方性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趋势,民营经济是就业蓄水池,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非常必要。其中,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地位平等、公平竞争是各界关切的重点。
2、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即将发布
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举行发布会。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保护专利等合法垄断权利的同时,发现案件中也有多起行为构成非法垄断。在这一背景下,负责起草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即将发布。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涌现、进步迅速,也为知识产权制度带来挑战。最高法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制定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回应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国务院出手治理乱罚款,“营商环境”成为开年热词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此外,还规定任何行政机关都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
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地都在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拼经济”的重要抓手。
南财点评:疫情之后,个别地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