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下一步,重点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着力做到“五个更好”。
一是着力破除各类不合理限制,更好维护公平竞争。针对仍然存在的各类“旋转门”、“玻璃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创新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破除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
二是着力完善顶层设计,更好保护合法权益。针对法治化保障不够有力的短板弱项,今年将重点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出台政策性文件,促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同步发力,解决一批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三是着力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更好扩大制度型开放。针对外资企业关注的市场准入、产业合作等议题,将推动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国际产业投资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
四是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优化,更好推进利企便民。针对涉企审批等行政效能优化问题,将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动行政审批及相关中介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投资项目数据共享和应用,进一步拓展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的深度和广度。
五是着力发挥先进示范作用,更好实现整体提升。针对区域间营商环境建设不均衡问题,将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形成一批营商环境改革范例。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全方位展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展和成效,讲好中国营商环境故事。
地方行动上海:“新春第一会”继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月18日,上海市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当天,《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这是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第7年发布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主要包括对标改革提升行动、企业服务提升行动、监管执法提质行动、区域标杆创新行动、营商环境协同共建行动等5项行动,相较于6.0版行动方案,7.0版行动方案中的任务举措由208项减少至150项。
在对标改革提升行动方面,《行动方案》从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设施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举措,包括系统提升“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服务品质,同步集成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业务;聚焦施工许可与规划用地审批衔接、中介服务、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等重点领域,深化一体化改革;推动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增量扩面,加强“信易贷”、银税互动、上海市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和产品服务创新。
在企业服务提升行动方面,《行动方案》从政务服务、政策服务、园区服务及涉外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举措,强调了政策延续性和可达性,包括深化推进企业服务事项向各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完善“免申即享”制度保障,持续深化“一业一证”“高效办成一件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改革,依托企业服务云平台升级“惠企政策一窗通”,推动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向园区赋能,探索设置园区公共服务站点,当好贴心服务“店小二”。
在区域标杆创新行动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在浦东新区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临港新片区打造营商环境制度创新高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国际贸易特色营商环境,鼓励各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和工作基础,在企业服务、政策服务、诉求解决、监管执法、合规指引、融资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商事纠纷解决等领域,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打造区域特色营商环境名片。
吉林:聚焦经营主体需求,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2月1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行动方案》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以经营主体感受为标准,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组织实施40条创新性、突破性、牵引性务实管用举措和激励性政策,进一步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行动方案》提出,要突破关键卡点,营造服务周到、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聚焦审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层层把关”思维严重、“主动解决问题”意识不强等问题,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一对一助企服务”,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推动更多经营主体有感“一件事”高效办成,办事不求人。
在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聚焦行政执法过程中滥用行政裁量权、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