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准备,迈入养老新时代吧!
时间:2024-02-19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汇丰晋信“养老36计”专栏

为投资者谋划人生养老大事

Part01

我们退休时,中国会有多少老人?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7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1%。也就是说,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

按照60岁来示意,到了我们退休的时候,中国又会有多少老年人呢?

对于70后来说

现在的年龄为50岁左右。约在2030年及此后进入60岁以上的人生。

203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6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也就是说,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

对于80后来说

现在的年龄为40岁左右。约在2040年及此后进入60岁以上的人生。

204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0%。

对于90后来说

现在的年龄为30岁左右。约在2050年及此后进入60岁以上的人生。

205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峰值4.9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35%。也就是说,每3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

对于00后来说

现在的年龄为20岁左右。约在2060年及此后进入60岁以上的人生。

2060年有些久远,现在无法精准预测。不过,随着中国人均寿命的提升,未来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可能将在较长一段时间,稳定在30%以上。

由于总人口规模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规模也将很大,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准备!

Part02

我们将拥有更好的养老环境

近年来,为了应对逐步老龄化的大趋势,我们的社会可以说从各个不同方面做出了准备。

制度为我们“保驾护航”

——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老年人福利设施、社会保障等在快速全面完善

软、硬件的建设,以及社会保险保障都在全面推进,老年人可以享受越来越多的公共福利。

1

推进养老院建设,重点接收需护理的老年人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设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这一指标,并要求到2025年达到55%。

2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减轻居家养老负担

利用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减轻照护负担。目前已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3.5万张,为41.8万老年人提供服务。

3

开设“长护险”,帮助失能人员生活

长期护理险于2016年开始试点,被称为社保“第六险”,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

4

建设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就餐困难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打造一批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重点补齐农村、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

除了上述列举,养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覆盖全面细致,此处不一而足。

银发经济为我们的生活

增加极大便利

——银发经济常态化,产业链式发展,催生大量相关产品、服务

随着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更强的老年人口的稳步增加,银发经济不再仅仅是“试水”,而有望以新产业链式的方式发展,乃至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种新常态。

在银发经济下,会产生大量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退休生活有望变得更加舒适。

1

政策提倡发展银发经济,社会各界积极布局

2024年初,我国发布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文件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相关公司积极布局:

例如,某医疗器械公司开发了多种适老化产品,包括一种硅凝胶泡沫敷料,有效解决了传统纱布类敷料粘连伤口、频繁换药等临床痛点,适用于慢性病老年人的护理。

各机构为适老化做出积极努力:

不少APP都人性化地设立了“长辈模式”,拥有简化程序、增大字体等功能。

比如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游云南”App的“长辈模式”,针对老年群体对识花草功能使用率较高的特点,提供拍照辨识植物的服务;紧急呼救功能则帮助老年用户快速识别准确位置,实现快速求助等。

2

当智能化遇到养老,将带来更多便利

特别地,我们是“网上冲浪长大,玩着手机变老”的一代。到了我们退休时,智能化养老服务将使得我们更加丝滑无缝地进入老年生活。

根据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智能化养老产品和服务有:

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包括智能手环、用于医护人员随访的智能一体机等,可监测一种或多种健康体征,并可能远程对接平台来分析数据。

经过适老化改造的电视、手机,可以线上订餐的智慧助老餐厅,以及无接触式24小时配药的智慧药房。

线上提供预约医院挂号、健康咨询,对接居家养老需求等服务,以及娱乐、社交、资讯等服务。

如此等等,也均不一而足。

老有可为,退休变成新开始

——在相关制度和新经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