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这是继2023年9月以来的又一次全面降准,从幅度上看也比2023年9月的0.25个百分点更大,显示出央行释放流动性稳增长稳预期的决心。
对于此次降准,多家券商表示,尽管市场对降准已有预期,但本次降准幅度较大、力度较大、释放资金体量也较大,均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各家券商认为,此次降准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当前偏弱的市场信心,同时为春节提供流动性支撑。
华泰证券:“局部降息”预示全面降息时点在逼近
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易峘表示,总体而言,与中央经济工作和中央金融会议的总体导向一致,央行新公布的各项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包括局部降息、放宽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以及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而总量政策主要包括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由于降准主要针对大中型金融机构,且时值春节前流动性缺口较大的市场阶段,降准对流动性的综合影响还需监测节前流动性净投放节奏及货币政策传导力度而定。
易峘认为,首先,局部降息预示全面降息的时点在逼近。进一步向家庭部门开放国债市场,同时引导实际有效存款利率下行,可能是全面降息的先兆。此外,汇率稳定仍然是降息的边际制约,但海外降息周期或打开中国央行降息空间。在春节后不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前提下,我们预计时点上3月份~4月份央行降息可能性更大。全年而言,由于我们预期欧美央行可能在二季度开始连续降息,所以,中国央行也可能有数次降息的空间,但每次降息幅度可能较为克制。
天风证券:降准传递积极信号
后续有两点值得关注
天风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宋雪风表示,此次降准的触发因素有三点:一是传递积极信号,为年初财政政策发力与信贷投放提供流动性支撑;二是提振当前偏弱的市场信心;三是为春节提供流动性支撑。
降准后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2月份降低LPR利率。此次央行会议提到当前货币政策空间扩大、降准和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有利于降低LPR利率,2月份LPR利率可能再度下调;二是关注后续信贷投放结构。当前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的关注度提高,此次会议提及央行将专门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信贷投放结构正在被放在更高的地位上。
申万宏源:降准力度较大
未来预期可能更乐观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部表示,降准释放流动性,同时打开降息空间,央行后续有望下移政策利率曲线。本次降准力度较大,而当前内生性信用需求仍处于缓慢恢复的过程中,这两大特点结合势必将令银行间超额储备更加充足,银行间资金利率中枢或可顺势下移。
货币政策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方式加大政策力度,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来更好的稳定内需,若后续宽信用举措特别是财政政策能有更大操作力度,经济预期或将迎来修复窗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部署中增加价格的考量指向的就是货币政策加码,而本次降准以及后续的操作则是政策落地。不过,宽货币到宽信用有赖其他政策配合,尤其是期房交付风险这一需求堵点的进一步打通,也相应需要保交楼等地产政策加码。此外,财政能否深层次介入也成为关键,若后续两会财政加码规模能较多超过我们前期预测(较2023年两会多增万亿政府债融资),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会更乐观一些。
国盛证券:超预期降准缓解息差压力
不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
国盛证券银行/非银行金融团队表示,此次降准,一是可以通过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置换MLF(当前MLF利率为2.5%),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二是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可以用于增加信贷投放。
不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目前实际利率偏高,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答记者问时提及,“当前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即通胀水平偏低使得企业和居民感受到的实际利率是偏高的,降息的必要性在增加;去年12月份以来,国内主要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自今年1月25日起,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也即将调降,降准之后预计对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也将有所缓解,多方面因素为进一步降息创造条件,不排除后续LPR进一步调降。
开源证券:降息空间打开
货币政策有望加强宏观协调性
开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表示,一方面,稳增长稳预期政策基调得到确认,一季度或是政策窗口期,关注2月份~3月份降息可能。一季度经济开门红需求下,预计基建资金将逐步落实,财政若更加积极,流动性需保持充裕,政策利率有望带动实际利率向下,降息空间或进一步打开。我们测算2023年12月份降存款利率和本次降准分别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3~4bp、1.1bp,预计增加6~7bp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调空间。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有所缓和。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有望加强宏观协调性。国新办发布会提出央行将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支持优质房企改善流动性状况、配合地方政府风险化解等,体现后续